【摘 要】本文擬就學生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做探析,旨在闡述激活學生學習潛能和興趣對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所起到的促進作用。學生主體地位價值意義是新課程倡導以生為本和人文化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更是豐富課程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主體 潛能
新課程英語教學理念中倡導: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需要。上述信息告訴我們:(1)只有在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和興趣基礎上的課程教學才是完美的課堂教學,是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基礎。(2)學生主體價值得到激活和發揮,是體現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的重要方法。(3)學生主體學習意識融入課堂教學是增強教學情趣性和實效性的重要條件,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發展需要。
一、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依據
學生是課程教學的主體,更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的對象,從教育的理念“一切為了孩子”來看,關注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更是新課程理論所倡導的。
課程教學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說到底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動性和創新性。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還學生的學習話語權和選擇權,讓學生的學習需要成為現實,以此來培養他們的鮮明個性和鮮活思想,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方法
1.關注學習需要,找準情感生成點
學生的語言學習是基于一定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需求性和內化性。在教學中教師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懂得教師只是他們學習的疏導者和助學者。教師從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出發,鼓勵學生能夠自由主動參與課程,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這種學習需要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情感生成激發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和潛能。要讓每位學生認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意義,教師要幫助學生強化自我學習發展和主動參與意識,幫助他們能夠自我探尋學習方法,不斷地提升自我,督促他們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根據這樣的學習需要,可從學生的情感生成點不斷探尋激發興趣點。
在關注學生學習需要基礎上,可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情感內化生成點。例如,在蘇教版《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1 Star signs的“Reading What is your star sign?”教學中,可圍繞“What’s the character of every star signs?”和What is your star signs?來進行,引導學生表達交流,讓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得到激活。
2.尊重學習差異,激發學習主動性
學生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予以注意的地方。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發展實踐學習時機,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激活,增強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能夠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整體學習的動力。
這就需要教師應根據學生認知需要,鼓勵學生能夠深入課程教學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和發展需求,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各自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從學生差異出發,為學生尋找更為適宜的學習方法,更是激發他們學習主動性的有效方法,便于學生學習運用。
從學生的學習差異出發,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在9A Unit1 Star signs的“Reading What is your star sign?”教學中,可設置不同類型的思考探究題目,可從詞匯理解、語句運用、語言表達等方面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理解感悟和綜合運用能力。
3.豐富學習形式,增強學生探究性
從教學的實踐效果來看,豐富課外教學形式,能夠更好地拓寬學生學習知識的視野,幫助學生形成有意識的注意力和記憶力。課外實踐活動的運用,是對學生語言知識運用的一種拓展和延伸。這樣的教學模式運用,能夠使得課程教學成為一種具有立體化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
通過形式的多樣化來體現多元化和互動性特點,能夠讓學生自由主動地參與課程,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敏銳性和靈活性。通過實踐活動的嘗試,讓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都能夠形成有效的學習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更是學生進行多樣探究的必然發展需要。
三、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的反思
1.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是告訴學生學到了什么,而應該突出指導和幫助,以更好激活學生學習潛能。
2.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應該尊重學生學習差異。學生的學習差異是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不可忽視的因素。
3.學生主體地位價值運用應該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通過適當的環境引導,更好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和潛能,提高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價值運用是學生學習個體差異和學習需要的反映,能夠更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觀價值。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價值基礎上的課程教學,更具有人文性和情感性,更受到學生的喜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牛楠楠.課堂教學中教師權力行使狀況與優化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王莉娟.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學周刊,2011年12期
[4]牛立永.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N].學知報,2011年0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王集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