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的導入極其重要,本文從語文教學實際出發,闡述了幾種語文課導入的方法,其根本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導入;興趣;方法;懸念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學就是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這門課,而每節課的巧妙導入就是讓你的學生喜歡的第一步。”特級語文教師于漪也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既然導入語在教學中能起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導入語的設計自然也非常重要。這里就筆者以幾種常見的導入為例,闡述語文課導入的方法。
一、設疑布陣,引起懸念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懸念式開頭是指一堂課的開端,教師設疑布陣,引起懸念,誘發學生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使之產生迫切的學習欲望。如《奇妙的克隆》一課的導入,教師可先講述《西游記》中孫悟空善于變化的神技:拔一把毫毛變一群的神話。這在今天已變成了現實,那就是神奇的——克隆。那么“克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懸念一下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孫悟空的多變竟與克隆勾連起來,誰不想循此追索下去,探究克隆的方方面面呢?設疑式導入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目的,或者制造懸念,或者制造一個美好的“圈套”,或者營造一種學習氛圍,或者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它既可以是教師課前的精心設問,也可以是學生面對課題的質疑。
二、創設意境,感染熏陶
一堂好課就是一次成功的演出。而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在整個演出中,新課的導入就是第一幕,那么如何演好第一幕?這就需要創設情景,感染熏陶。用形象的語言把某個場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繪出來,使學生通過聯想與想象,獲得鮮明生動的感受。如在上《周總理,你在哪里?》這堂課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一提起敬愛的周總理,我們就會從心底激起我們對他深深的懷念和無限的崇敬。1976年1月8日,千山默哀,萬水嗚咽,敬愛的周總理操勞終身,離開了熱愛他的人民。長安街的男女老少,他們不顧一月的寒流,自發地聚集在長安街兩旁,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送行,出現了十里長街送總理那感人的一幕幕。時隔一年,粉碎“四人幫”以后,億萬人民再次集會天安門,深情的懷念敬愛的周總理,柯巖的《周總理,你在哪里?》就寫于那時,深情的表達了億萬人對總理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師在這里,以飽滿的激情,深情的語言,為學生體會這篇文章的情感作了鋪墊。
三、展示圖畫,提示方法
即用展示圖畫的形式讓學生得到直觀印象,激發學生求知欲,提示學生抓住教材的主要內容,為學好課文營造愉快的心境。如《魚我所欲也》中正確評價孟子的“舍生取義”的觀點,是本文的重點難點。我這樣設計導入:先用投影儀顯示兩幅畫面,一幅是某兒童落水,岸上一兒童向圍觀者求救,有人卻道:救人可以可是誰給錢呢?另一幅也是某兒童落水,一人縱身跳入水中,奮不顧身搶救落水兒童。顯然這是兩幅對比的畫面,貼近現實生活,學生看得懂,熱情很高,興趣正濃時,再及時追問:在生與死、義與利的問題上你覺得應該采取什么態度、做法呢?學生齊答:“舍生取義!”“對。那么,這里的‘義’應該怎樣理解呢?現在我們共同學習《魚我所欲也》正確理解并評價孟子的‘舍生取義’觀點。”這個導入語的設計提示了學習本課的重點,又設置了懸念,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理解得透徹。
四、復習舊知,以舊帶新
這是指聯系舊知,提示新課的導入方法。是從“溫故”出發激起學生對新知的探求。如在教學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時,由于學生以前學過很多關于春天的古詩,我引導他們搞了個五分鐘的賽詩會,學生情緒高漲,常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此時再導入新詩的學習,學生無不躍躍欲試。學習新知往往離不開舊知。語文教材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雖不如理科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那么緊密,那么明顯,但是它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用心我們就會發現教材之間的聯系很多,導入新課時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妙用成語,激發興趣
成語同一般詞匯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內涵更加典型、系統、豐富,它是歷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結晶,語言文化的精華,它對于提高語言表達水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課堂導入中用一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成語導入,可以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教學《陳涉世家》時,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成語“揭竿而起”,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成語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嗎?馬上大家開始翻閱成語詞典,然后舉手回答: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我就接著這個話題說下去: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什么起義嗎?同學們紛紛回答:陳勝、吳廣起義。是的,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陳勝吳廣是如何發動、組織這次起義的。自然引出《陳涉世家》。其他還可用“黔驢技窮”引出《黔之驢》,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醉翁亭記》,用“世外桃源”引出《桃花源記》,用龐然大物引出《幼時記趣》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導入的方法還不止以上這些,比如還有復習導入、情節導入、直觀導入、音樂導入等,不一一而論。無論使用哪種導入方法,我們都要視課文特點、學生實際和教師個人教學風格擇善而用。總之,導語設計只有做到目標明確,短小精悍,引發學生興趣,燃起智慧火花,開啟思維的閘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棉花莊鎮大興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