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實踐證明,興趣對于學習過程的推動作用是很大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行之有效地優化物理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著力于培養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從而使同學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去,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筆者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大膽探索,刻苦鉆研,取得了一些教學經驗,現闡述如下。
一、利用富有情趣的開場白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
“擁有良好的開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這句話套用在課堂教學上也同樣適用,也就是說,如果物理課堂的開場白能夠設計得情趣盎然,富有吸引力,那么就可以使整節課因此而“熠熠生輝”,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鑒于此,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首先要設計好每堂課的開場白,以成功激發學生濃厚的物理興趣。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走進神奇”這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講述一些同學們所熟悉的神奇現象,并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讓人嘆為觀止的神奇景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神奇之美,從而使得學生對于繼續深入了解這些神奇現象充滿了渴望。即教師可以先要求同學們盡量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他們所親身經歷的神奇現象,比如夕陽西下時天邊那鮮艷的紅霞,夜晚的天空中閃爍的璀璨群星,雨過天晴后的美麗彩虹等,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課前精心準備的海市蜃樓的錄影資料等,引導學生欣賞這難得一見的神奇自然現象,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師在學生充滿驚奇和探究的表情和目光里,向同學們說明這些神奇的現象其實是可以利用物理知識予以科學解釋的,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物理其實是一門充滿情趣的并且非常實用的自然學科,從而激發起學生繼續觀察物理現象、繼續學習物理知識的強烈愿望,有效地激發了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二、精心設計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
從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看,對于不太了解的事物不感興趣,是每一個人的正常心理狀態,因此,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剛接觸物理時,對物理的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是符合心理學基礎理論的。興趣的缺乏,將一定程度地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鑒于此,為了切實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率,需要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并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把中學生“引進門”,使同學們了解物理,喜歡物理,學好物理,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實生活中,中學生雖然對于許多物理現象“司空見慣”,但是,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了解卻是知之甚少,甚至是產生錯誤的觀念,比如,許多同學想當然地認為“重量越大的物體下降速度越快……木塊往往飄浮在水面是因為其所受到的浮力比較大……下雷陣雨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為閃電發生在先,雷聲發生在后,神話故事里也是這么描寫的……”。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可以針對于同學們經常存在的物理認識誤區,精心設計物理實驗,進行現場驗證,一方面,科學的實驗結果可以更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由于從實驗結果中得到的物理真相與其原有的錯誤觀念產生“激烈碰撞”而引發學生的深刻思考,可以有效喚起同學們繼續鉆研物理學科的滿腔熱情,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浮力”這一物理知識時,可以利用課前準備好的物理實驗材料進行現場實驗,通過科學的實驗手段,測出浮于水面的木塊所受的浮力與沉于水底的金屬鐵所受的浮力其實是相同的,從而促使同學們深入思考,認真探索,專心學習,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為課堂教學的優化提供了保證。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利用科學的物理實驗,指導同學們進行“重新驗證”和“重新發現”,引導中學生在物理探究過程中對于物理知識逐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串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
初中學生的低齡化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求知欲望比較強,情緒容易被調動,但是,自控能力卻相對比較差,注意力也比較容易分散,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處理這些實際問題,將一定程度地阻礙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影響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鑒于此,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引人入勝的課堂提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串聯電路的特點”時,可以圍繞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如下問題:“有些臺燈的亮度為什么可以被調節?(答案為與電流強度有關。)……改變電流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是改變電阻或者電壓。)……改變電阻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是根據要求改變導體的材料、長度、溫度及其截面積等。)……”教師設計的這些課堂提問,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和積極思考,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富有情趣的開場白、精心設計的物理實驗、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提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物理興趣,從而起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