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電視上見過山洞,也去過供觀光旅游的山洞。但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給自己一個山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并聯電路中……”教室里的每一個人都豎起耳朵,用心聽著“雄爺”(物理老師)的每一句話。就連那轉筆的高手,也“休假”了,大家都生怕聽漏了什么。有人邊聽邊點頭,有人皺起眉頭又馬上點了點頭。聽明白的,頭會120o地上下劇烈擺動,口呈“O”形,還附帶“哦”的長長的聲音;聽得迷迷糊糊的,兩眉似乎被鎖住了,眼瞇成了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的確,初二下學期的物理是難了許多,對我們思維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習題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稍微想一
下,輕而易舉地就可以解決了。我的腦子不算靈光的,老師們都說我學得“死”,不會轉彎。一遇到難題,我就蒙了,像被困在了一個山洞里,沒有燈,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是偶爾有一點兒微弱的光在閃爍。我想去尋找出口,卻不知走向哪兒。東走走,西走走,頭都快碰破了,我卻仍找不到出口。
說來就怪,我天生膽小。十幾歲還因為玩兒童海盜船而被嚇呆的我,竟然愛上了這烏漆漆的山洞,還會因能在山洞里待著而歡喜、激動。盡管我常常需要別人指引才能找到出口,但我仍然愿意進入山洞,靠自己的努力,在一點點微弱光亮的指引下,尋找神秘的出口。尋找過程中的刺激與找到出口時的欣喜是任何東西都不能取代的獨特感覺。
進山洞的次數多了,我竟然摸出了門道。雖然每個山洞都不一樣,但我慢慢地學會了探索,知道了怎樣才能找到脆弱而又隱蔽的突破口。我不會害怕待在山洞,因為只要用心,就會發現,在尋找出口的過程中,總能認識到什么。
因此,千萬別害怕進入山洞,相反地我們應多進一些山洞,多在山洞里待一下。第一次,你可能會討厭它,煩得想把山洞炸了,永遠也不再理它;或許讓別人幫你找到出口,就跟在別人后面,不知對錯,不用思考。第二次,你也還可能厭煩它。第三、第四、第五次,也不見得你會喜歡它。但漸漸地,你不得不承認,你會為自己找到能通往出口的一絲線索而竊喜。
其實,生活中給自己一個山洞,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教師點評
劉禹錫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樂觀。本文作者要“給自己一個山洞”,細膩的心理描寫,使人深思,也給人希望。
【指導并置評:歐陽秀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