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詩的國度,也是酒的故鄉。在詩詞的王國里飄著濃濃的酒香,在濃濃的酒香里洋溢著濃濃的
詩情。
《詩經·豳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寫上古人民食米飲酒,以享天年。戰國時荊軻別燕太子,對酒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發出以死報國、義無反顧的錚錚誓言。三國時曹操對酒當歌,抒寫“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英雄抱負。在詩詞的歷史長河中,唐宋時期可謂繁星閃爍、百花齊放,詩中蘊涵著豐富的內涵。
詩仙李白平生愛酒,據說他每次寫詩,必要飲酒,大醉后,詩情如泉涌。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曾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
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彼缘闷錁贰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其一)],“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
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月下獨酌(其二)》]。他的酒華貴耀眼“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可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盛宴擺在面前時卻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懷才不遇、行路艱難的抑郁苦悶。當然他更有非凡的豪氣。唐天寶十一載,李白正值“抱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那滿腔的不合時宜借酒興起,來了個淋漓盡致的抒發,寫出了著名的詩篇《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薄肮艁硎ベt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如果說李白的詩歌充滿著傲視世俗的仙氣,那么“醉司馬”的詩所顯示的則是一股富貴閑人的風雅。白居易的閑適詩:“寄情于酒,取意于琴?!薄按扒坝兄裢?,門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數桿對一壺?!保ā冻防镩e居偶題十六韻》)幾杯薄酒,幾桿秀竹,既是君子的情懷,也是君子的待客之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問劉十九》)酒是新釀的酒,小巧而樸素的泥爐中火又燒得正旺。在這眼看就要下雪的暮晚時分,邀來好友圍爐對酒,還有什么比這更愜意的呢?在這詩與酒的氛圍里足見詩人從容恬然、淡泊平和的心境。
“詩圣”杜甫的境況不可與之相比,“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但更有思鄉愛國之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戰亂平息,他情不自禁。
宋代大詞人蘇軾,他的情感豪放而又細膩。他政治失意,弟兄分離,面對圓月,頓添愁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他深入民間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他與民為伍“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漁父》),體察民情。他不拘小節“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臨江仙》)。他胸襟豁達“料峭春風吹酒醒,微
冷”(《定風波》),“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南歌子》),身處逆境而情趣樂觀。他老當益壯“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念不忘報國之志!
辛棄疾是一位愛國詞人,他日思夜想建功立
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保ā镀脐囎印罚┛梢裁棵苛髀冻鲇⑿蹮o用武之地的悵惘:“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太常引》)“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保ā段鹘隆罚┮才加行蕾p自然美景的閑適:“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鷓鴣天》)
在詩詞的王國里,酒的情韻可謂豐富。它有好客之意“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游山西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
白《客中作》);有思鄉之情“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斷腸喚起江南夢,愁絕寒梅酒半消”(葛起耕《樓上》);有農家之樂“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酒能給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今月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它更有離情別緒“一斛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詩里酒飄香,酒中有詩情,酒香情濃,反復品味,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