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米開朗琪羅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名人傳》中的一部,分為上篇“搏斗”,下篇“舍棄”和尾聲“死”。米開朗琪羅在他七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不單單創作出了充滿人文主義理想的《大衛》雕像、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還修造了諸多建筑物并寫下了大量詩篇,成為集雕塑家、畫家、建筑家、詩人于一身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面旗幟。他自己常說:撫育我的奶媽的丈夫是石匠,這就是我對雕刻產生感情的緣由吧。非凡的天才具有非凡的個性。他每天都在拼命工作,可吃的卻是粗茶淡飯,只維持身體最基本的新陳代謝;他賺了許多錢添置了一些田產、房產,可他告訴別人:自己窮得很;他舍不得花一個銅子,卻慷慨地一下子給自己的助手2000金幣;他希望得到愛情,可愛情卻有花無果、有始無終;他身體的每一部位都有疾病,可他卻活到了89歲,并在去世的前幾天還在勞作……米開朗琪羅不但命運悲慘而且渾身是病,盡管如此,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放棄對命運的反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焦點透視】
《米開朗琪羅傳》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對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如米開朗琪羅接連不斷遭遇的人生災難:一、悲慘的出生。二、灰暗的童年。幼時寄養在一個石匠家中,從小迷戀繪畫,在學校里總是畫素描,為此他經常遭受家人的毒打。三、任人擺布的命運。米開朗琪羅攜帶著痛苦去創作他并不滿意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被保羅三世抓住,強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命運似乎就注定了他只能在無休止的被干涉中替別人干活。
【精彩片段】
這種病態的需要活動,不特使他的業務天天積聚起來,不特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實行的工作,而且也使他墮入偏執的癖性中去。他要雕琢整個的山頭。當他要建造什么紀念物時,他會費掉幾年的光陰到石廠中去挑選石塊,建筑搬運石塊的大路;他要成為一切:工程師、手工人、斫石工人;他要獨自干完一切:建造官邸、教堂,由他一個人來。這是一種判罰苦役的生活。他甚至不愿分出時間去飲食睡眠。在他的信札內,隨處看得到同樣可憐的語句:“我幾乎沒有用餐的時間……我沒有時間吃東西……十二年以來,我的肉體被疲倦所毀壞了,我缺乏一切必需品……我沒有一個銅子……我在悲慘與痛苦中討生活……我和患難爭斗……”
當他在蒲洛涅進行于勒二世的銅像時,他和他的三個助手睡在一張床上,因為他只有一張床而又不愿添置。他睡時衣服也不脫,皮靴也不卸。有一次,腿腫起來了,他不得不割破靴子;在脫下靴子的時候,腿皮也隨著剝下來了。
賞析
其實,悲慘的命運不只降臨于普通人,它同樣降臨在偉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們免除痛苦的考驗。然而通過對他們痛苦命運的了解,我們可以自覺地承擔屬于自己的命運,我們應當堅定自己的信仰,從信仰中產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氣和能力——它是我們在患難中保持的純真,在患難中結出的果實,在絕望中看到的希望。
探究練習
1.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米開朗琪羅雖然疾病纏身,但是仍然努力戰勝病痛,勤于藝術創作。本文作者在字里行間充分流露出對他的敬仰和稱頌。
B.米開朗琪羅的身體并不是很健康,可是他卻并沒有喪失清醒的神志與充沛精力,對于藝術他從未放棄過執著的追求。
C.米開朗琪羅對藝術極其認真,簡直認真到了挑剔的程度,這直接導致了他的健康急劇惡化。
D.文章描述了米開朗琪羅的生活狀況和對藝術的追求,刻畫了他獻身藝術,忘我工作的偉大形象,留給人深深的思考。
2.米開朗琪羅與命運的抗爭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造就了他的豐功偉業。你可以用蘇軾《晁錯論》里的哪句話來概括米開朗琪羅超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3.讀過《米開朗琪羅傳》后,你一定被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所感動,請說說他令你感動的原因。(6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