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有著巨大的傳統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家具精品,更是我國古典工藝美術寶庫中的明珠。隨著崇尚自然、回歸本真的家具潮流的興起,古典家具已成為市場新寵。新會高級技工學校為配合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在2010年開設了貼近市場的《工藝美術(古典家具方向)》專業,現就專業開發與建設情況闡述如下。
一、專業開發調研
1.行業發展迅猛
新會古典家具制作歷史悠久,是中國明清家具最早的制作銷售地之一,繼承了明清家具中“廣作”的技藝傳統。2006年12月27日新會區古典家具行業協會成立,有110多家生產廠家,比2004年增長約56%,年產值約3億元,年貿易金額約4.2億元。2009年已實現產值超過11億元,銷售額居全國前列,生產和配套企業300多家。2009年4月22日,中國工藝美術家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專家考評小組授予江門市新會區“中國古典家具之都”榮譽稱號。新會已形成了古典家具制作、木料經營、配件生產、產品銷售的產業鏈和服務業,涌現出一批大規模企業,與浙江東陽、福建仙游、中山大涌并列為中國四大仿古家具生產基地。江門市政府把古典家具行業視為重點扶持項目,計劃在“十二五”規劃時期,用五年左右的時間,使相關企業壯大到1000家(2011年末實際已超此規模),將古典家具行業年產值規模擴展至100億元,使之成為江門新的產業名片和文化名片。
2.人才需求旺盛
古典家具行業跨越式的發展規模導致技術工人嚴重短缺,造成人才的無序競爭,木工師傅月工資已超萬元大關。另一方面,因部分生產廠家管理不善,生產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本地新增勞動力不愿加入該行業。再有,傳統家具行業在父子、師徒之間傳帶技藝的培訓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又一大瓶頸。
二、專業開發、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1.深入企業調研,制定專業培養方向
學校專業開發組多次走訪新會古典家具行業協會及相關生產廠家,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專業調研。主要圍繞如何制定家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如何培養古典家具行業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展開研討。通過深入的交流,制定了符合企業生產實際,滿足企業生產需要的專業教學文件。
2.專業教師進入企業一線鍛煉,提升專業技能,積累生產經驗
人才培養,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學校要根據教學需要從相近專業挑選部分教師,在開課前安排他們到企業鍛煉。教師全過程參與古典家具的生產制作,家具制作專業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積累了一些生產經驗。就這樣,一支“能說會干”的教師隊伍就培養起來了。
3.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會高級技工學校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把理論課程、多媒體教學演示、課堂教學討論、團隊合作、市場調研、案例教學、課堂教學與實訓車間實操、學校學習與社會企業考察實習有機貫穿起來。注重在學中做、做中學,提倡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堅持教學、研究、技術開發的一體化辦學體系,把優秀人文傳統與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完美結合起來。
4.深化校企合作,引進來、走出去
古典家具的紅木原材料價值昂貴,生產工序多。目前,學校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對古典家具各工種崗位實習技能的訓練需求。因此,學校在教學安排上作適當調整,每學期安排個把月時間到古典家具生產企業中進行對口專業實習。學生在企業中參與了木工、雕花、打磨、上漆等工序,在協助師傅的同時,從師傅身上學到了寶貴的生產經驗。另外,學校通過“校中廠”的合作模式,購買了一些生產設備,引進一家雕花企業到學校里進行生產。企業師傅在教學現場的生產,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作用。
三、專業建設與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
1.解決專業生源困難的問題,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部分古典家具生產廠家因管理不完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工人勞動強度較大,本地區的年青人對古典家具生產崗位有抵觸情緒。學校應加強與行業協會的合作,協助和指導協會制定相關的行業規定,規范古典家具生產廠家的生產環境,使更多的新增勞動力進入該行業中去。
2.與古典家具行業協會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
學校應加強與新會古典家具行業協會的合作,建立起“古典家具產教研實訓中心”,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協會定期派遣行業專家、資深師傅到“中心”傳藝授理,學校應充分發揮科研力量,改革工作手段,改進工藝流程,輔助協會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等級評定。
(作者單位:江門市新會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