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教育教學領域的現代化。技工院校模具制造與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制約,教學方法陳舊落后。
筆者根據技工院校多年模具專業的教育教學體會和經驗,通過知識結構和領域的不斷更新和拓寬,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和演變,摸索和總結切實可行、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實物模型教學法
在技工院校教學中,模具制造與設計專業課程許多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而這對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學生來講,卻是最明顯的思維障礙之一,曾出現教者鏗鏘有詞,聽者云里霧里的尷尬氣氛,收效自然可想而知。教師對這些知識點的介紹,首先要從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入手,幫助學生逐漸建立和形成必要的抽象思維,到最終過渡到思維的完善和鞏固。如模具專業基礎課機械制圖課程中對“點、線、面及其投影”“立體的投影特點”“立體表面的展開”“軸側投影”“組合體的視圖”“視圖、剖視和剖面”等章節中的一些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師配合必要的實物模型演示,讓學生從有形的、實在的物體中逐步想象出抽象的圖形結構,不斷從中挖掘、培養,從而建立起學生自身的空間想象即抽象思維
能力。
二、實踐操作教學法
技工院校模具專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就是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這也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立足生產一線所必備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對技校學生,這一點更為突出和重要。教師更應根據各學科課程的特點和需要,不斷引導、培養、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如在本專業的模具鉗工工藝學課程教學中,不但要求學生有較全面的基礎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達到熟練的操作技能水平。為此教師應在三學年的教學計劃中分階段合理確定目標,如在第一學年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能進行高精度要求的復合作業,同時在此階段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技能等級水平,并有一定的模具裝配和維修的動手能力。第三學年是學生檢驗、強化技能和密切聯系生產實際的階段,此時需要學生結合生產實踐,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動手能力,尤其強化自己在產品的裝配及模具的維修方面的技能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三、計算機輔助教學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在各教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當然,在技工院校模具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能合理適時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同樣會在教學中產生強烈的視覺感觀效果。計算機輔助教學雖沒有如實習、實驗那樣的真實性效果,但也會十分的直觀、形象,甚至更易描述和體現細微復雜過程的變化,通過直觀的演示,讓學生理解更全面、記憶更深刻。如對模具鉗工工藝學中金屬切削加工的刀具部分、塑料工藝與模具設計中的熔融塑料在模腔中的流動狀態;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中金屬材料在拉延過程中的變形狀況;機械制圖中三視圖的形成、剖視的概念和種類等內容的講解,都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來更新和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從有聲有色、有形有影、有動有靜、有實有虛中領悟到知識的內涵和樂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現場觀摩教學法
技工院校課程教學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內容滯后常常導致與生產實踐的脫節。同時,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學設施落后、配置不全,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專業實際缺乏直觀認識。為此,教師有必要引入現場觀摩教學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進入生產實際的第一線,去感受實際的操作現場,去接觸最新的技術領域,如在模具制造工藝學理論和實踐的教學中讓學生觀摩模具零件加工的操作過程;在金屬材料學熱處理知識的介紹中讓學生進入熱處理生產現場,去觀察各種操作過程。為使學生能深入了解和掌握模具專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教師安排學生到技術先進、設施齊全的模具生產廠家進行實際的觀摩。總之,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靈活的運用,不但能使學生體會到專業發展的無限前景,而且能最終激發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以上是筆者對技工院校模具專業現代教育教學方法的一些初探,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實用性、合理性、科學性與應用過程的綜合整合。總之,現代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是時代所向、發展所趨,是每一個技工院校教學工作者不斷實踐、開拓創新的工作任務。
(作者單位:即墨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