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學教學中廣泛使用多媒體課件。有些課件可以在網上下載,但卻無法體現個人的教學方法,不能展示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束縛了教師的發揮力與課堂的掌控范圍。因此,如何制作適合某個教師或者某堂課的課件,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一、按需設計
根據教材的需要以及課堂設計的需要來確定課件的風格。擺正課件在課堂中的定位,即輔助、服務課堂,讓課件做好老師的助手,學生的幫手。
二、界面設計要簡潔而不簡單
設計力求簡潔,注重在突破重難點時課件的運用。能不用的地方盡量不用,不讓圖像資料束縛學生的想象。不用填鴨式的多媒體信息轟炸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究。這就要求設計者把握好哪些地方用多媒體課件,要起什么作用,起到關鍵時候解決重點難點、渲染氣氛、升華情感的作用。
課件制作中教師首先要構思界面,界面設計實際上是對整個課件的總體規劃。教師要在全面了解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考慮封面、主界面、封底,要設計好這些,需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構思:第一,按鈕不宜過大,盡量不引起學生有意注意,有必要時可以隱藏按鈕。第二,背景要選擇和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圖片,背景圖不喧賓奪主。第三,合理搭配好文字內容和背景的顏色,一般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背景顏色以暗色為主。
三、圖片數量適當,處理漂亮
課件中好的圖片設計不但突出了文字內容,而且給學生創設了一種好的意境。圖片在課件中占較大比重,設計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反之,也會起到負作用。圖片處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構圖
構圖是畫面結構各種關系的總體,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體現。構圖的過程貫穿于圖片處理的始終,構圖就是構思圖形,就要考慮以下因素:布局、重點突出部分、主次關系。
2.色彩
色彩的應用可以增強課件的感染力,但運用要適度,以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為原則。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實,動、靜物體顏色要分開,前景、背景顏色要分開,每個畫面的顏色不宜過多。學生要想將課件做得品味高一些,增加課件的可觀賞性,需要學一點色彩學知識。
表達的對象主題大小要與畫幅長寬相適應;構圖要求變化統一,可采用虛實、遠近、大小、明暗、濃淡、繁簡、疏密、參差、藏露、曲直、橫豎等對比變化的表現手法。對于色彩構圖要注意調和對比,圖片中的文字要醒目,注意線條、邊框和背景的使用。
四、聲音要與整體及課堂氣氛相和諧
聲音是好課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理地加入一些音樂和音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也能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音頻處理要和諧,注意以下幾方面:選擇的音樂要與教學內容相符,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背景音樂要舒緩,不喧賓奪主;有必要時要設定背景音樂的開關按鈕。
五、動畫視頻要靈活而不雜亂
動畫視頻都是動態的,通常錄像信息稱為視頻,用3dmax、Flash、Animator、Studio等軟件制作的稱為動畫。動畫、視頻的使用要適時、靈活,動畫、視頻的資料采集制作比較困難,因此要選擇好制作工具,能用二維的不用三維。為創設氛圍,可以選用些卡通GIF圖片、FLASH動畫。動畫和視頻盡量設計重復播放按鈕,以便根據教學實際,重復播放。
六、合理使用過渡效果
一般的制作軟件都提供了方便而多樣的過渡效果,如FLASH、FLASHMAX等。這里的過渡效果是指兩個相鄰畫面之間的切換,過渡效果也稱切換效果。過渡效果的選擇要作構思:不要用盡所有的過渡效果,要根據具體畫面構思。如情節是連續的時,選擇無過渡也可以。同一內容的畫面切換建議用同一個過渡效果。
需要使人產生聯想的,用“淡入淡出”“翻卷”過渡效果;兩個畫面明暗反差太大,且情節不連續時,可選用“淡入淡出”類型的過渡效果。另外,要把握好過渡的
時間。
七、充分的人機互動
構思恰當的交互方式能更明顯地突出計算機教學的魅力和特色。交互設計是制作者科學、藝術地應用教育學、心理學于課件中的具體體現。交互運用得好,能使學生從傳統教學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所以,交互設計的質量也影響著課件的質量。
學生通過嘗試探索形成概念時,可讓學生自己嘗試的動畫操作,既可請同學上臺操作回答,也可在學生回答后由教師操作。這樣做能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總之,課件的制作不要與軟件的開發混為一談,教師要充分理解其使用環境,擺正其在課堂中的地位,千萬不要讓課件喧賓奪主成為課堂授課的主人。課件是輔助教學工具,千萬不能為用課件而用課件,或成為畫蛇添足的
工具。
(作者單位:牡丹江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