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近幾年來,由于大學的擴招和普教的發展,技工學校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對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學得不扎實。電工學課程是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對電有一種畏難心里,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電工學習沒有興趣,就會直接影響實習訓練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采用各種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電工實習指導老師讓學生對電工實習產生興趣,是搞好技能教學訓練的前提條件。為此,筆者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以實例激發學生興趣。例如,講解電的應用知識時,教師選擇電在家庭電氣化和電化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實例,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易于理解,通過講解,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引導和激發學習興趣。
二是將訓練內容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往往對簡單重復的操作不感興趣。教師可以在實習課中針對具體課題,列舉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電路故障現象,并說明故障原因和維修要點,這樣把訓練內容與實際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在進行導線連接的基本技能訓練時,學生認為把導線接來接去,沒什么意思,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列舉家庭中照明燈忽明忽暗的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講解解決辦法。通過這些事例的分析,學生體會到電工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產生了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動力。
二、對學生要有愛心、信心和耐心
1.教師要有愛心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2.教師要有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資本。教師經常告誡自己“沒有不合格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克服對后進生的偏見。“朽木”可雕,教師對后進學生要寄予希望,堅信他們不是“朽木”,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為此,教師要從增強自信心出發,做到“避其所短,揚其所長”,抓住時機,給予機會,激發其上進心。
3.教師要有耐心
教師以高度的熱情,堅持不懈地為他們耐心細致地講解每一個課題,手把手地傳授技藝。
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1.實習與講授相結合
在電力拖動基本控制電路的安裝及故障排除的教學實習中,學生對電路的構成及功能原理很難理解。實際上控制電路主要是由各類接觸器、繼電器、開關等零部件組成的。學生了解這些電器的結構,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正確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如接觸器正反轉控制線路課題,教師利用實物講清原理,反復模擬接觸器線圈得電與失電過程,讓學生觀察觸點開關動作控制電路接通和切斷的情況,再通過實物示教板觀察電動機正反轉情況,把自鎖和聯鎖的概念加以區別,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深的印象,這樣把技能教學自然地滲透于理論教學之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為學生配備實習器材,讓學生進行安裝操作訓練,教師對學生的基本技能進行指導,定期進行考核,使學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
2.操作與紙上練習相結合
對一些元器件較多、線路復雜的電路,教師可以采用“紙上練兵”的方法。所謂“紙上練兵”,是指學生在理解電路原理和掌握電路接法的基礎上,在作業紙上練習布線的作法。通過這種練習,學生對理論知識進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對安裝工藝做到心中有數。
3.專題操作練習和創造性練習相結合
專題操作練習是把一個課題分解成若干個小課題進行實習,這樣便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創造性練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也是培養學生適應各種生產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例如,在進行M 7130平面磨床電氣線路故障排除訓練時,教師讓學生首先熟悉機床電氣原理圖,分析各控制環節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對各元件的動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根據故障現象,確定故障可能發生的區域范圍,最后找出故障點。通過專題訓練,學生在排除故障時,基本上都能準確、快捷地完成任務。
四、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
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并回到實踐中去。由于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實習教學又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分階段實施實踐課教學計劃。在教學計劃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設置每一個教學實踐環節,從教案的準備、實物準備、示范指導、巡視指導,到結束指導等環節,都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提高了電工實習課程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