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顆北斗導航衛星近日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將大幅度改善我國西部地區的覆蓋性能,也標志著中國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中國的航天發展進入大規模應用期。
()
衛星除了通信即信息傳遞外,還有對地觀測、感知太空和導航定位等用途。其中導航定位最為復雜,它靠建立幾十顆按一定規律運行的衛星組成的星座來實現。而北斗將會給人們提供超出想象的導航定位服務。
北斗的導航服務包括兩種類型,即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開放服務包括在服務區內免費提供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可以到米級。授權服務可以向授權用戶提供更安全、精度更高的定位、測速、授時和通信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信息。所以從時間到空間,北斗導航可以提供基準,可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服務,滿足各種不同用戶的需求,而今后高精度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毫米級定位技術成熟,將大大促進專業和科學研究應用的發展。
根據計劃,到2020年左右,我國將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斗將與全球定位系統(GPS)一樣,成為向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為人類貢獻了“司南”的中華民族,通過北斗計劃,進入了定位和授時的宇航時代。
超越想象力的導航應用
當前,中國衛星定位產業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數十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計劃從最初的“最高機密”,到如今已逐步推廣應用。如今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應用領域,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工業、漁業、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可謂無所不在,甚至說是“僅受人類想象力的制約”。而當區域系統和全球系統建成以后,北斗的威力會成倍增加,將具備和GPS完全一樣的功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悉,海南省自2010年11月開始,投資7915萬元在全省6000多艘大中型漁船上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對大中型漁船實施有效監控管理,系統運行一年以來,通過北斗監控平臺先后發送熱帶氣旋等危險氣象信息1.25萬余次,為漁民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
位置云時代的發展機遇
我國導航領域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與移動通信結合的基于衛星導航的位置服務和集成應用。如今,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進入了百姓生活,基于衛星導航的位置服務是具有社會特性的新興產業和創意型產業,機遇極多,且產值非常高,產業前景巨大。位置服務市場包含了國家地理信息基礎設施投入、電子地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空間地理數據庫等各領域實現跨平臺、跨網絡、跨行業的全新市場。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位置云會像水和電一樣普通,每個行業、企業乃至個人都會頭頂“云朵”,從云中摘取想要的信息,位置云也會覆蓋全社會的各個角落,從專業應用到行業應用,再到特殊應用,導航與位置服務將徹底改善我們的生活。
(2012年3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有刪改)
[閱讀訓練]
1.文章開頭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2.請根據語段內容在文章中的括號內填上適當的小標題。
3. 根據文章內容說說北斗導航的開放服務和授權服務的不同之處。
4. 文章中介紹海南省在大中型漁船上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目的是什么?
5. 對全文來說,文章結尾一段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設計 周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