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鳴蝶吃,鶯歌燕語,虎嘯猿啼,風唱雨泣,萬籟之聲,聲聲入耳。考場作文中,如何將這萬籟之聲躍然紙上,使文章聲情并茂、魅力十足呢?
技巧一:巧摹擬,聞聲入境,惟妙惟肖
擬聲詞運用得巧妙恰當,能逼真地摹聲繪音,增強文章寫人、狀物、敘事、抒情的藝術感染力,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見其人”。
如中考滿分作文《精彩足球賽》中:“接下來比賽更殘酷了,一片混亂。為了壓壓他們的邪氣,我們幾個前鋒沖到了前面。球到我腳下了!千鈞一發,狠狠一個抽射,球旋轉著向球門飛去,‘嘭’重重撞到了對方防守隊員的腿上。‘刷——’進了!場上一片歡呼。”
“嘭” “刷——”連用擬聲詞,這樣的繪聲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得足球賽聞聲入境,逼真欲現,扣人心弦,情節跌宕。
技巧二:用比喻,具體可感,逼真傳神
聲音訴之于人的聽覺,變幻莫測,稍縱即逝,描摹起來難度較大,但是借助比喻,則可把美妙絕倫、飄忽無形的聲音轉化為可感可觸的具體形象,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易,化抽象為具體。
如中考滿分作文《感激》中:“我一坐到音樂室的鋼琴面前,仿佛就進入另一個世界。音符如一個個的小天使,帶著一絲微笑帶著一絲調皮,從我的指間輕輕溜出,連綴成彩虹般美麗的樂章。音符們柔柔的,一個接著一個,張開小嘴,把彈奏者的心情,借著那圓滑的樂曲,輕輕地唱了出來。于是,甜甜的世界仿佛充滿著花香的氣味。我全身的細胞如飲了甜甜的美酒,醉倒在音符的懷抱里了。”
作者將音符比作“小天使”,形象生動地描寫了音符的調皮與美麗,有情有味,引人遐想不已,表達了鋼琴的韻律之美和作者對音樂的情有獨鐘。
技巧三:巧烘托,轉換思維,曲徑通幽
“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當如實地描摹事物的聲響難以突出聲音的美妙之時,我們不妨轉換思維,將所描聲音從側面描寫這一“回音壁”中映射出來,讓讀者從回音中品味其聲,可創造出“深山藏古寺”的奇效。
如中考滿分作文《爸爸的鼾聲也美麗》中:“對了,老爸的鼾聲還嚇跑過小偷呢。那是一個月光朦朧的夜晚,老爸老媽干了一天的活,一上床就睡著了。我卻頭痛得無法入眠。突然,我被一陣的窸窸窣窣聲音驚醒,睜開蒙朧的睡眼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一個小偷正探著頭偷偷地往里面看呢。我想弄醒老媽,她翻了一個身又睡了過去。我想弄醒爸爸,掐了他幾次,爸爸都沒有反應,依然是鼾聲悠揚。正當我再一次用力掐爸爸時,爸爸的鼾聲陡然加大,小偷以為是爸爸故意裝的,調頭跳下去就跑了。”
小作者詳細鋪陳,娓娓道來,借助嚇跑小偷來寫爸爸的鼾聲,爸爸的鼾聲不僅美妙而且有出神入化、出人意料的奇效。
技巧四:用通感,賦聲以形,情趣盎然
將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各種感覺溝通起來,用通感描繪聲音,不僅能化無形為有形,還使人可見、可觸、可感、可品。
如中考滿分作文《聽聽雨的聲音》:“可是,春雨并不是沒有聲音的,寂靜的春夜,春雨像花瓣一樣落下,那聲音像棉一般軟,像風一般輕,像鄉間的小姑娘一樣靦腆。可是,那聲音浸潤中,禾苗吸飽了,發出咕嘟嘟的聲音,那是它在長芽,在破土而出呢。”
聲音本是聽覺形象,但作者卻通過視覺、觸覺形象,把聲音描摹得有聲有色。如寫春雨的聲音“像棉一般軟,像風一般輕,像鄉間的小姑娘一樣靦腆”,既寫出春雨“潤物細無聲”的特點,又能激發讀者無限遐思。
技巧五:用標點,以情代聲,妙趣橫生
文辭的佳妙難得,如果用“一字千金”來形容,那么,有些用得頗為精當、巧妙、獨特的標點符號,就可以用“一號千金”來形容。其實,標點有時就是“語言”,就是“表情”,就是“情感”,情隨點生,聲由點生。
如中考滿分作文《壓力》中:“‘鈴——’‘下課!’‘起立!’‘老——師——再——……’‘砰!哐當!稀里嘩啦……’‘噼啪!’‘吱——’‘嘁嘁喳喳……’所謂鈴聲在前,人影散亂,老師歸而學者從焉。”
這段文字就準確地利用標點符號,真實地再現了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下仍然好學上進的學子們虛心求教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