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目標是為生產、建設、服務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技工學校肩負著為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重任,而人才的培養靠教師,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一體化教師隊伍。
關鍵詞:一體化教師 技能 激勵機制
一、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師概述
一體化教師,是指集普通教師素質和工程師素質于一體的教師,他們是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的新型教師。即:教師不僅具備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備操作技能,能指導學生練習、解決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使其成為熟練的操作者。一體化教師應該具備三方面的能力:理論授課能力、操作技能指導能力、組織教學活動能力。
一體化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包括以下方面。
1.綜合知識素質要高
一體化教師知識結構要求趨向綜合化,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要打破專業壁壘,吸收各學科之精華,還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識、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等。
2.具有復合型的能力素質
(1)具備創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2)具備和掌握現代企業新技術的能力。
(3)具備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
3.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
光會講課,沒有操作技能的人即使具有上述素質,也不能算是一體化教師。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產崗位職責的實踐能力,是任職頂崗所必須具備的實用技能。專業技術和技術應用能力,包括熟悉技術工作的內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職業技術規范。熟悉運用職業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基本實驗能力和設計能力。
二、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師建設研究的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用人單位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學生,既要懂得理論知識,更要掌握專業技能,要求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出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技工學校擁有大量的一體化教師,如何建設打造出一支全能型的能滿足教學要求的一體化教師隊伍也就成為我們技工學校的當務之急。
三、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師現狀
1.一體化教師總量和比例偏低
從各技工學校的現實情況及全國職業教育的整體情況看,一體化教師總量和比例嚴重偏低。這一情況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各個學校也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改變現狀,適應社會需要。
2.一體化教師名不副實
很多學校的一體化教師根本就沒接觸過實際生產,根本就沒走進企業,只是跟隨老教師上過一體化課,懂得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根本就不具備一體化教師的素質要求。
四、一體化教師量少質低的原因分析
1.事業單位的準入制度制約
現行事業單位的招聘主要是針對應屆畢業生,學校教師的招聘也主要是通過事業單位公招公考而引進的,這樣就造成很多技校教師直接從學校到學校,僅限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根本沒有實踐經驗,直接造成一體化教師的嚴重缺失。另外,當前用人制度的制約,也影響了企事業單位高級技術人才向技工學校的流動,迫切需要的教師進不來,不需要的教師卻占著編制不走,又缺乏繼續教育的動力,嚴重妨礙了“一體化”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
2.教師總量不夠
很多學校因為教師總量不夠,教師教學任務太重,天天疲于應付繁重的教學任務,根本就沒有進一步自我學習和進修的時間和精力。
3.規范的培訓機制缺失
很多學校缺少培訓的計劃性,沒有把對教師的培訓計劃納入教師管理工作中去。
4.缺少進修渠道
也有不少學校有對教師進行進修培訓的愿望,可沒有建立較有效的培訓渠道,從而使愿望變成空想。
5.缺失應有的激勵機制
更多的學校還沒有意識到一體化教師的重要性,造成一體化教師的待遇和純理論教師的待遇沒有區別,嚴重打擊了廣大教師成為一體化教師的積極性。
五、提升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師比例的辦法
1.改革技工學校的準入機制
改革技工學校的準入機制,使技工學校教師的招聘區別于普通事業單位的招聘,使更多企業單位的技術人員進入學校成為可能。
2.增加教師總量,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要適當減輕、調整教師的教學任務,使其擁有進行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否則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只能是空談。
3.引入激勵機制,提高一體化教師的待遇
激勵理論認為,管理活動必須激發人的動機,來啟動人的內在動力促使人去完成任務。激勵的最大作用是激發教師的潛力。一體化教師隊伍的質量提高,除了依靠證書和資格等來規范和要求外,還應該通過激勵將提高一體化教師質量水平轉化為其本人的內在需求,以期獲得更加滿意的效果。在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工資高,并享有國家公職人員的各種待遇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所以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充足。我們應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各種一體化教師獎勵制度和優惠政策,使更多企業單位的技術人員愿意進入學校或者做外聘教師。建立“一體化”教師建設的激勵制度,主要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加強精神鼓勵,在“一體化”隊伍的建設中,要開展有效的思想工作,并應采取各種措施培養教師的歷史使命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養成敬業、愛崗的良好氛圍。
其次,要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獎勵科研立項及報銷論文版面費),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專業實踐鍛煉及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或專業技能鑒定,對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者要給予獎勵,對在教學中,能有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教師給予獎勵。在職稱晉升方面,建議學校既要重視學術性,又要重視實踐性,既要重視講課時數,又要重視講課效果;既要重視學歷,又要重視其對學校的貢獻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以保持“一體化”隊伍的穩定,吸引和鼓勵教師們向“一體化”發展。同時,可以吸引其他高校優秀教師投身到技工教育中,促進“一體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再次,要完善薪酬制度,提高“一體化”教師的待遇,努力為“一體化”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和發展的氛圍,對學術帶頭人和教學骨干要給予一定的津貼,使其達到國民經濟行業中的較高水平;擴大“一體化”教師的工資津貼在國家專項教育撥款中的比例,提高“一體化”教師的工資起點。此外,在勞動、人事、住房、醫療、退休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要為“一體化”教師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從根本上改善“一體化”教師的生活、工作條件,使“一體化”教師職業真正成為受人尊敬和羨慕的職業。
4.拓寬教師培訓的渠道
拓寬教師培訓的渠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競賽的方式。經常性地在校內組織技能競賽活動,并給優勝者以榮譽和獎勵,掀起重視技能的熱潮,讓更多的教師主動投入到學技能比技能的活動中來,在活動中提高自己。
(2)外出學習。加強教師企業培訓基地建設,積極與大中型企業合作,與企業一起制定企業培訓教師課程,讓教師輪流到企業進行生產和管理學習,真正掌握工作過程及其專業技術;加強校—校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學習對方的教學手段;借鑒對方實訓硬件,改善自己的教學設施。
(3)以老帶新。采用“以老帶新”的方法。學校可以在實驗室和校內實習工廠,利用現有的實驗設備,挑選有專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體化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對缺乏實踐技能的新教師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水平,由學校派一名老教師與該校新任教師結成“一幫一”的師徒對子,定期聽課、評課、互相交流、共同研討,通過老教師的示范、點撥和指導,為新教師架起由理論到實踐的橋梁,大大縮短新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周期。在幫帶過程中,新教師不僅可以在教學技能方面得到迅速提高,而且在教師職業意識、職業人格方面也受到老教師的影響,同時幫帶新教師,對老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再學習、再思考、再提高的過程。為了建設 “一體化”教師隊伍,促進理論教師與實操指導教師的融合、遷移與互補,可以利用本校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對專業理論課和專業課教師進行實際操作的培訓;讓理論課較強的教師對實踐指導課教師進行專業理論的培訓。在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方面,可以讓本校相關專業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通過對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5.加強教師隊伍的督導及考核管理制度建設
(1)要對在校教師的技能提高進行目標管理,給每個教師定一個技能提升目標,確定達到的時限,并進行考核,從制度上促使教師去學習和進取,從而培養出更多的準一體化教師。
(2)建立完善的教師聽課、評課制度,促使已有的一體化教師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
六、總結
總之,技工教育的大發展需要建設一直素質過硬的“一體化”教師隊伍,要建設好技工學校的“一體化”教師隊伍,就必須采取合理的可行的對策。
參考文獻:
[1]馬建富.職業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陳永明,鐘啟泉.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孫秀梅.“一體化”教師淺論[M].當代教育科學,2003(9).
(作者單位:廣東省核工業華南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