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在傳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進行德育的滲透。作為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不能僅僅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說教,而更應成為學生獲取德育素養的導師。本文結合以往的教學實踐,分析并提出目前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以及進行德育滲透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英語 教學 德育滲透 實踐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過:“你們不僅僅是教學的老師,也是培養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德育教員。”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光要傳授職業技能知識,更應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教會學生“先做人,再做事”。在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一、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1.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
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說大多數都是以中考失敗者的身份進入學校的,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英語向來是令他們頭疼的一門課程,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有畏難的情緒。在學校,很大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在閱讀和表達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有些基礎相對好一些的學生在受到整個學習環境的影響后,英語學習成績也有所下滑。
2.職業學校學生對英語學習有畏難情緒
由于大多數學生基礎較差,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產生懼怕的心理,上課時很多學生都提不起興趣,睡覺、逃課、一問三不知等現象常見不鮮。
3.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
大多數老師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在課堂上常常“一言堂”。有的老師因為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聽、不敢講,但又必須完成自己所制定的教學任務,不得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將學生置于被動的地位,使學生覺得學習就是一種負擔,越聽越沒有興趣,越發的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二、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英語課程教學的任務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英語課程教學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文化素養;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所有職業學校的英語老師不但要交給學生最基本的英語知識和技能,還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整個過程中。
2.職業學校生源素質普遍不高
近年來,受普通高中擴招以及生源相對減少的因素的影響,職業學校的生源素質有了比較大的滑落。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一部分是中考失利的,一部分是被老師和家長認為“無可救藥”的學生。大多數家長將孩子送到職業學校并不指望著能夠學習多少語文、數學之外的知識,只是希望能夠學到一點技能,為將來的工作做準備,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只是希望學校能夠幫著看管住自己的孩子,不要在社會上做些違法的事情而把自己的小孩送進學校。這一部分學生在一起后,行為習慣和思想上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同時還沾染了很多不良習慣,如打架、抽煙、逃課等。
3.學生對英語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職業學校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認為英語的好壞對自己將來的生活工作沒有多大的影響,到職業學校來就是學習技能的,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了,因而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采取了無所謂的態度。
鑒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必須且重要的。
三、職業中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施方法
1.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英語學科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隱形的,英語教師應該掌握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英語教學內容,潛移默化地滲透當代社會的道德規范,如做人的道理、法律法規、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意識。比如在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試用教材《英語》第一冊第十單元Good manners這一課中,涉及到了很多文明禮儀相關的知識。這一單元中多次提到了“manners”一詞,結合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重點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如在這一單元的聽說部分有一個練習是要求學生判斷所列行為是否禮貌。在完成這個練習的同時,老師要讓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如: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學校,要有序地進出教室、實訓場所和上下樓梯;在食堂就餐時要排隊等候;當接收別人的幫助時要說“Thank you”,當打擾別人是要會說“Sorry”;在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Please”;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等。這些都是平時生活中的很細小的一個方面,但是在職業學校中學生在這些方面往往是很容易忽視的,在課堂教學的同時老師一定要適時地進行相關的德育滲透。又如在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試用教材《英語》第一冊第八單元Festivals中,講到了圣誕節和重陽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這個兩個節日相關的內容,但更為重要的是在教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重視親情和尊敬老人。現在有一部分學生家庭觀念淡薄,總認為父母親管的太多,只要供他們吃好穿好就行了,甚至有的學生一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就拿自己的父母親撒氣,還有些學生嫌棄自己的父母,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以及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父母,讓學生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含義。
2.教師方面的要求
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學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學生,要發掘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及時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使每個學生也覺察到自己在進步。善用表揚、鼓勵之詞,不僅讓他們積極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還要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求知欲。
總之,在教育中放在首位的不是智,而是德,德在教育中是重中之重。教學永遠具有強烈的教育性,特別是在如今社會迅速發展的形勢下,重視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的熱點。德育工作要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在職業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2008.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林立,楊傳偉.英語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