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中職學生計算機專業教學為例,探究加強中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踐模式。此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增強學習興趣、確定學習目標、改進學習策略等方式,增加學生親歷成功的經驗。
關鍵詞:中職學生 計算機學習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實施某一行為的期望,是人們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認知與評價。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時,會做出更大的努力,支持更長的時間;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則恰恰相反,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努力,不想付出努力。筆者探索符合中職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途徑,增強學生的學習效能感。
一、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能夠產生穩定的計算機學習興趣,課堂上筆者利用網絡向學生展示軟件制作的精美作品,往屆學生的動漫作品、班級PPT、個人推薦表、校園紀律檢查評比系統、成績管理系統等,通過直觀感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針對學生的愛好,全班進行打字速度大比拼活動,使那些學業成績不好,貪玩的學生脫穎而出,激發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抽象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盡可能創設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硬件設備時,教師讓學生分小組拆裝主機,在拆裝組件的過程中去了解各組件的功能,不少學生對拆出的組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上網搜索價格、性能等等,把理論知識轉化為了實用的技能。
二、幫助學生設定學習目標
“在技能獲得的初始期,追求實現容易的目標對提高自我效能更有效”。近期目標的實現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學生評價自我能力的依據,因此近期目標的設定尤為重要。教師要幫助學生從目標內容、實現難度、可行性等方面給予指導,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可以實現。針對該班的情況,我們把一個月定為完成近期目標的時間段,每個月為全班學生設定一個近期目標。同時針對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目標給予調整,符合學生個體特點。例如,第一個月要求所有學生錄入速度達每分鐘20個漢字,第二個月熟練掌握word軟件應用,第三個月掌握Excel軟件應用等等,由易到難。有些學生掌握得快,很容易實現了當月的目標,在表揚激勵這些學生的同時,可幫助他們制訂下一個目標,讓他們率先去嘗試實現。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稍稍延遲實現該月目標的時間,或調整其近期目標。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不斷得到自身能力的良性評價,提高自我效能感,也激發了潛在的學習動機,并在學習活動中持之以恒,直到長期目標的實現。
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而有目的、有意識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和認知技能。我們經常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指導,并加強訓練和培養,比如,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講解或演示一個重要操作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大腦中重現所講內容,以保持信息。對于一些不認真的學生,以提問讓其復述的方式給予督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軟件學習中讓學生學會新舊知識的對比與相互聯系,比如:Office軟件的打開、關閉等操作方式基本相同,窗口界面相似,都有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等;許多快捷鍵操作如:“Ctrl+C”“Ctrl+V”功能相同,用這些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計算機硬件知識時,可以將組成計算機的硬件設備作為記憶的框架,各部件性能的相互聯想進行記憶,增進記憶力。對學生學習中產生的疑難問題,一旦解決后,我們要求學生反復強化,加強記憶和操作的熟練度。對于一些很難記憶,又易混淆的問題,如:Excel中有高級篩選的操作步驟、個別函數的應用等等,讓他們用小本記錄下來,周期性的拿出來反復練習、強化記憶。
四、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外部強化的恰當運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滿足學生一些基本的、較低層次的需要,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還影響到學生的自我評價。積極強化能為學生提供有關其行為進步的信息,具有激勵作用。及時的良性行為反饋有助于提高效能感。
我們把全班不同學生均勻搭配分成6個小組,對平時上課發言,回答問題、上機測試、作業完成等方面取得成績的組員進行加分,每月公布一次小組總分,并作為學期末計算機個人平時成績的參考依據。這就要求小組每位成員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從各方面加強努力,為小組爭光,也為自己加分,從而產生有效的激勵作用。
為強化學生的進步信心,我們每周都進行小測試,將每次的成績填入教室公布欄張貼表中,還讓學生用Excel設計出自己成績進步曲線圖。有的同學進步突出,有的同學進步較緩慢,但從表中可以看出每位學生都在進步,學生從中受到激勵,全班營造出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