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既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又要顧及現階段中職學生自身的素質。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方法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與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相適應。本文探討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鍵詞:職業學校 計算機教學 方法 改革
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應用幾乎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它既為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教學構建和諧與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社會和學校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既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又要顧及現階段中職學生自身的素質。因此,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學方法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與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相適應。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應與社會的發展相對應,筆者就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教學方法上的幾點見解。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以前的“滿堂灌”教學方法需要改革,實踐式教學成為如今的主流趨勢。實踐式教學是通過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延伸和深化學生課堂所學的知識,使學生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并使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了解社會,培養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思想品德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課程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改變以前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感到快樂。特別是技工類學校的學生,就要以實踐為主,掌握一技之長,多多在實踐中鍛煉,才能適應社會的千變萬化,跟上時代潮流。
二、教學目標的改革
縱觀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及其應用正朝著網絡化、多功能化、行業化方向發展。而我們現在技工學校開設的專業還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我們應該為社會服務。從就業市場看,計算機網絡管理員、計算機圖形圖像、計算機廣告設計制作等中級計算機技術人才十分看好。因此,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應適應社會需求,在打好專業基礎的前提下,教學目標應向多元化,具體化的方向發展。
1.辦公自動化
培養辦公自動化管理和操作技術人員。
2.網頁制作
設置以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為主的課程,培養從事網頁前臺設計的人員。
3.計算機網絡
以學習網絡操作系統和局域網布線等方面為主,培養計算機網絡管理員。
4.多媒體技術
培養能從事計算機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電影電視等多媒體制作的人才。
5.計算機維修技術
培養能獨立對電腦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檢測和維修的技術人員。
三、教學模式的改革
1.建立“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重于“教”,目的在于體現“教育應滿足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需求”,體現“順應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從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組織領導者轉變成為學習過程中的咨詢者、指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建立以實驗室、多媒體為主戰場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課程具有操作性強、適于視頻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應采用以實驗室、多媒體為主戰場的教學模式。由于現在的計算機軟件,特別是WINDOWS下的各種軟件,均以圖形化界面和鼠標操作為主,其教學講求直觀、便捷。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無法向學生講解明白的,因此,多媒體教學是每個計算機教師必須靈活運用的教學手段。
3.建立以網絡為教學系統的教學模式
學校應有效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虛擬教室、遠程教學、分布式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技術的作用,如開設網上選修課、進行網上考試等。開設網上選修課,可擴大選修課的覆蓋面,且不受時間限制。學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時間到網上參加考試,如獲通過則取得相應的學分。
總之,職業學校計算機教育只有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就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太行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