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計算機專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體現得越來越充分,但其教學體系與社會需要之間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本文對就這一問題進行全面探討,旨在引起同行關注,以促進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院校 計算機專業 改革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現狀
由于普通高中的擴招和民辦教育的發展壯大,使職業院校招生已無門檻可言,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計算機專業的學習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需要物理、數學等知識,基礎的薄弱使職業院校的學生對計算機培訓的學習感到畏懼,進而失去學習興趣,許多學生無心向學、沉迷于電腦游戲。再加上辦學經費短缺,教學設施不完備,計算機培訓硬件建設更新緩慢,教學的硬件環境遠遠落后于教學需求,這也導致學生學習到的計算機知識相對落后,學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對接。
二、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1.課程體系的改革
各個中職院校應從專業的實際應用要求和社會的需求出發,去構建符合應用需要的課程體系,推進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整合,并采用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必修課應該按專業來分,教材的內容要緊扣專業應用的需求,要改變“舊、多、深”的狀況,貫穿“新、精、少”的原則,做到“因專業施教”,強制學生修完這門課,并達到合格。其次,全校可以按學生的興趣與需要設置能體現多樣性和靈活性的計算機基礎選修課,并可以增加其比例,以滿足學生的興趣與要求。
2.教學考核的改革
由于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在整體上處于弱勢,按照現有的考核辦法,必定會出現大面積不及格,加之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性很強,筆試考核方式無法反映學生的真正水平,因此,考核方法要進行重新設計。
(1)采用靈活的考核方法。如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考核成績就以考技能為主,平時技能考核占60%、期末技能考核占40%;如理念性比較強的課程,考核成績就以考理論為主,平時表現和作業總評占60%,期末理論考核占40%。如果這門課程是理念加實踐的課程,那就考核成績就以技能考核為主,平時表現和作業總評占20%、平時技能總評和技能考核占60%,期末理論考核占20%。
(2)采用彈性學制考核制度。在彈性學制考核制度下只要學生修完學分,就可以提前畢業,如果學生在三年在校學習期間沒有修夠學分,也可以在外工作期間回校補修,只要修夠學分任何時候都可以拿到畢業證。在彈性學制下學生學習的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是必須要學習的一些公共課和專業課,而選修課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來選擇自己學習的課程。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來獲得學分。
3.師資的培訓
教師是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資源,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對高等職業教育任務的完成和目的的實現都有著直接的重大影響。
一是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與本專業有聯系的知識,能夠將本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知識進行融合和相互滲透。
二是教師應該通過在職學習、參加進修和培訓等方式來加深專業理論知識;深入企業接受實際工作能力的鍛煉,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使自己能始終站在本學科的技術前沿。
三是通過刻苦鍛煉,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細致地觀察了解學生的能力,發揮教育藝術、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具有縝密的思維和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把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結合起來獨立完成教研任務的教研能力。
4.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培養一名合格的應用型人才,要經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的訓練和工作的鍛煉三個階段。其中實踐訓練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能夠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因此該專業的實訓教學需要進行改革,改變純理論型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突出專業特色,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在實際訓練過程中,講授僅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啟發引導學生去分析與思考,同時讓交流與討論占主導,通過營造這種學習交流的氛圍,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學生通過親自經歷資料查找、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元件選型與采購、原理圖繪制,重點突出任務的設計、制作和調試,更好地理解課程的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快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研發的思想,重塑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發現專業理論知識中的薄弱點后,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和彌補,這樣既鞏固了專業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豐富了實踐經驗,提高了就業競爭力。
(作者單位:臨汾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