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討在建筑制圖基礎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加入實驗、參觀、實踐等手段,使學生在體驗中了解課堂所學知識,再在老師的輔助下將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
關鍵詞:室內設計 建筑制圖基礎 校企合作 實踐性
在建筑制圖基礎常規教學的基礎上,筆者探討用實驗、參觀、實踐等手段,使學生不僅是“聽”“想”“做課堂練習”,而且是多看、多調研、多交流,更是多實踐。
一、建筑制圖課程應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建筑制圖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采用課堂講授知識,學生課后練習為主要形式。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處在被動的地位,主動參與的機會少、積極思考與提出問題的也少,掩蓋了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認知差異。這樣的教學觀念已不適應目前的人才培養的需要。為此,我們積極進行轉變教學觀念的討論,認為現代教學強調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作為導演,設計教學的情景和過程,讓學生作為演員,置身其中,主動參與,積極提問,與教師一起探討教學中的問題。這樣教學是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而實現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保持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實踐性教學改革
根據學校培養實際操作型人才的宗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中來。在建筑制圖基礎課中,制圖規范以及學生學會識圖并能簡單繪制施工圖是關鍵。在實際工程中往往因為制圖不規范而造成施工的失誤,所以我們在講授課程的基礎上采用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的教學手段,特意用“不規范的制圖”去制造模型,最后造成失誤的后果,通過這樣的觀察,使學生深刻了解制圖不規范的危害,加強印象,從而能夠牢記并且規范的進行制圖設計。通過建筑制圖基礎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工程圖樣的識圖和簡單繪制。但是怎么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這項技能,這是我們思考和探討的問題。為此,我們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采用了讓學生進行材料市場的調研,參觀一些校企合作單位的施工現場,與施工人員交流,體驗施工環境,了解施工工藝,最后進行總結。在老師輔助下運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設計繪圖,學生經過自己一系列的實際操作,記住了室內施工的流程以及材料的施工工藝、性能。
在這門課程中,我們融入了校企合作的教學方式。校企合作是大中專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育人質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其初衷是讓學生在校所學知識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學校在課程中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理論知識進行裝飾裝潢公司的企業實踐,從而加深知識印象,可以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實現了本校和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從基礎課程就實現校企合作,從基礎知識就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使我們這所職業類教育學校從基礎教學就本著培養企業、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教學方向去發展。
三、教學的創新點
建筑制圖基礎課程常規使用的教學方法一般為講授法和舉例法。通過教師理論知識的講授和實際案例的介紹,使學生通過在課堂上“聽”“想”,然后做課后練習來掌握這一系列建筑制圖基礎知識。而我們是在這些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再加入了做實驗、參觀、實際體驗等手段,使學生不僅“聽”“想”“做課堂練習”,而且是多看、多調研、多交流,重要的是多實踐。在這些體驗中了解課堂所學知識,然后在老師的輔助下將所掌握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操作中去。這樣體現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以最快的時間,更好地被社會用人企業接納。
四、教學效果
在課程學習期間與結束后,我們不僅要進行作業和實際操作考核,也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對于這種教學形態比較滿意,他們能夠在課堂內與課堂外通過一系列體驗來掌握所學知識,規范且正確地繪制施工圖,并不是枯燥地坐在課堂上聽課。從結果上看,學生不僅學習了專業知識,培養了專業技能,而且提高了職業素養。我們從基礎知識教學開始就進行這種實踐性教學,學生對于后面學習更深、更高一級的專業課程不僅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也有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基礎,能夠更好地學習、領會后面課程的知識含義。對于社會以及企業來講,學校有針對性的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也是為企業、為社會節約了人才培訓的成本。
總之,對建筑制圖基礎的實踐性教學研究還要不斷地深入。在這門課的實踐性教學研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在市場調研、工地體驗中的自覺性問題和學生在外調研、在企業工地實踐的考核問題,需要我們今后把建筑制圖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完善。
(作者單位:無錫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