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職學生厭學的原因和中職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現狀。通過分析,提出通過改變教學方法、運用幽默語言營造輕松課堂氣氛、建立良好師生關系來培養中職學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興趣。
關鍵詞:中職現狀 學習興趣 幽默語言 師生關系
一、中職生學習現狀
盡管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盡管手持高學歷卻不能找到理想職業的人已經司空見慣,但仍改變不了中國人骨子里已經根深蒂固的只有念高中、考大學才能有出息的觀念。所以學生一般都是在高考、中考失利后,才會選擇讀職校。中職學校的另一部分生源是沒念初中或初中沒讀完,是由于家長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進入社會,放在學校有人看管放心,才到中職讀書來讀書的。因此,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不能實現良好的對接,學不為所用,市場不能有效消化人才。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職校學生存在偏見等諸多原因,導致中職生大多自卑、沒有學習的動力而厭學,學習興趣不濃。具體到經濟政治與社會課教學,如果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有時紀律都難以維持,教學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如何培養中職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已刻不容緩地擺在了職教老師的面前。
二、培養中職生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學習興趣的途徑
面對中職學生的現狀,我們應該放下“師道尊嚴”,改變“一言堂”,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若想培養學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的興趣,我們應該了解學生愿意在什么樣的課堂里學習。筆者在上完每個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第一節課后,讓學生寫出自己對這節課的意見和建議及期待,學生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反饋信息表明:學生不希望教師很照本宣科地講深奧的大道理,不希望教師太嚴格,希望教師不要布置很多作業,希望教師課堂上幽默風趣,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并結合時事材料講解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并引申出做人的道理。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改變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筆者改變了以往“滿堂灌”的方法,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社會生活中時政新聞、娛樂節目或歷史片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加以展現,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例如在講到“關注國際社會”聯合國中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有關內容時,筆者先播放了一段伊拉克戰爭報道的視頻,立刻引起了學生關注。看后問學生戰爭帶給人們的是什么?學生齊聲回答“災難”,接著問學生為什么會爆發伊拉克戰爭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聽完學生的發言后,筆者講解了以美國為首的大國為什么能繞過聯合國發動對伊戰爭,以及戰后利益分配、國際政治格局新的微妙變化、世界多極化的問題等。此時的學生個個都聚精會神地聽講。接著筆者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中國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如果中國要想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首先必須要強大,中國目前該怎么辦?學生大聲齊答:“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筆者接著因勢利導,告訴大家在座的每一位都應該為中國的騰飛而努力學習,這樣巧妙地進行了德育滲透,這小節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德育目標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在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案例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案例選擇要依據教學目標具有代表性、真實性、時代性。如在講“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時,筆者講述了本校已畢業學生在晨明紙業就業后,上夜班時躺在廢紙堆里偷懶睡覺,被吊車壓死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和本校學生在面試時出色的表現而成功就業的案例。這些案例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領悟到了當前社會對勞動者素質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的教學內容同國內外以及身邊發生的重要事件結合起來,使經濟政治與社會課走進歷史、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走進心靈、走進網絡,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論深入淺出、生動活潑,使學生易于理解記憶,而且還可以增長學生知識、增長見聞,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2.運用幽默語言營造輕松課堂氣氛
利用幽默語言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營造輕松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精神愉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的興趣。例如一次在炎熱的夏天,第七、八節是筆者的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當上課鈴已經響過、筆者已經站在講臺上時,下面許多學生還都趴在桌子睡覺。筆者見此并沒而有立刻講課,而是面帶笑容地大聲說:“同學們你們都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骨朵,都很聰明,現在我給大家說一個腦筋急轉彎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一個人喝多了,猜一種動物。”,這時下面同學有知道答案的就抬起頭搶著大聲地說:“兔”。筆者接著說:“兩個人喝多了,也猜一種動物”。這時下面就開使活躍了,說什么“兔”的都有,最后有一名學生非常自信地大聲說:“野兔”。筆者接著說:“一群人喝多了,猜三種動物。”這時下面已經沒有趴桌子的了,大家都在認真思考,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答案,有的說完答案自己就否了,課堂上的學生已經開始異常的興奮。當筆者說出“狼、蛙、兔”時,下面的同學都哈哈大笑,全都沸騰了,睡意全無,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從那以后,筆者規定每次上課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讓一名同學們講一個幽默的小故事或腦筋急轉彎或時政新聞,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活躍的課堂氣氛帶來了富有朝氣的樂觀情緒,使學生精神煥發,激發起學習的興趣。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的學習興趣。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學生喜歡老師,才會有興趣學習老師所教的科目。現在中職學生的生源,注定了在課堂上會經常有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如果教師處理違紀學生的方法簡單粗暴,容易造成師生矛盾。相反,如果教師能用“愛”去包容,去溫暖、去感化,將能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記得有一次在筆者的單元測驗課上,其他同學都在認真答卷,只有一名同學不寫,趴在桌子上睡覺。筆者于是走過去,問他為什么不寫。那名同學連頭都沒抬直接給了一句:“筆丟了而且也不會寫字。”其他同學都在看著,有的同學在偷笑。班長跟我解釋:“他上哪科課都這樣,老師你就別生氣,別管他了。”筆者一句話也沒說,直接把自己的筆拿來,并且語氣和藹地對那名同學說:“用我的筆吧,哪個字不會,老師來告訴你,這節課我就站在你身邊專門為你服務。”那名同學見老師如此態度,站起身不好意思地說:“不用了老師,我的筆找到了,我先選會的答。謝謝您!”這樣既創造了親切、和諧的課堂氣氛,又給了學生以善意的批評,化解了師生矛盾,融洽了師生關系,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奠定了基礎。
總之,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興趣需要職教同仁共同參與、共同探索。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拓寬視野,職教事業才能得以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機械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