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工學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技能人才的培養除了專業技術的培養,還有職業素養的培養。本文著重從加強學生紀律性,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習慣;開展就業指導課,強化職業素養的訓練;重點進行求職技能、技巧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現自我價值;提升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競爭意識,加強就業指導,拓寬校企合作道路等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職業素養 就業指導 校企合作
職業素養是構建技工學校學生素質的基本原則,是科學發展觀在技工學校的本質和核心,它緊扣教育的本質,貫穿于整個學校教學、管理、服務等各環節之中。因此,要加強技工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就必須從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出發,提高學生職業基本素質和專業基本素質。
一、加強紀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由于“普高熱”久居不下,技校生源嚴重萎縮且生源質量持續下降。面對成績相對差、素質相對低這樣一個群體,首先要加強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從新生一入學開始,就要堅定不移地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學生手冊》以及校規校紀、法規法制。只有了解熟知了各項規章制度,他們才能明確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從而才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培養高素質學生,就需從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做起。如:從學生的“坐、站、行”等小事抓起,從學生的“禮貌禮節”等言行教起,從學生的“衣著、儀表”等小節規范起。通過在平凡的小事中不斷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塑造他們堅韌不拔的性格。學生便會逐漸形成持之以恒的行為習慣。
二、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就業指導是以培養人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擇業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它是職業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技校生就業問題上,我們一方面要主動去適應市場,調查研究市場,尋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新途徑;另一方面必須應對市場需求,積極做好技校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首先,指導學生認識自我、總結自我,制定出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來,作為今后學習、就業的指南。
其次,指導學生調整心態,建立良好就業心理。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將來自己就是一名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的生產一線技術工人,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去,為自己將來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我們要廣泛與企業溝通,從“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畢業生”出發,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指導學生熱愛專業、強化技能,拓寬專業知識面,努力掌握與自己職業方向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并在學習與實習中自覺培養愛業敬業、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等良好職業道德。
第三,指導學生就業技巧,建立先就業、后擇業理念。一方面我們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求職、面試等方面的指導、訓練;另一方面,針對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出現的心理變化進行指導。指導時我們要針對具有共性的問題,如:期望值與社會需求落差太大、專業不對口,有業不就等,進行集中教育指導。對個性問題采取個別談心的形式與學生當面交流,鼓勵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就業市場中去。
三、加強就業指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1.搭建學生與企業的交流平臺,開展就業系列的教育活動
技工學校要培養社會急需的、具有較高知識層次和較強職業能力的、與國際接軌的生產一線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因此作為學校,要積極搭建學生和企業的交流平臺,開展就業系列宣傳與教育活動,邀請企業人事部經理開展講座和模擬招聘、專題報告會,邀請優秀畢業生回母校現身說法等,既是增強學生就業技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需要。
2.加強學校招生就業處的指導作用
學校招生就業處既有與企業有著長期的良好合作關系,也有著豐富的就業指導經驗。因此,招生就業處需要開辟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與企業搭建起多途徑、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可實行訂單式培養,可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擔任教學咨詢官,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企業導師制”,指導學校做好校企合作高技能、高素質人才培養工作,承擔起企業與學生之間的“媒人”角色。
3.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有企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使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逐步滲透
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又可以拉近學生與企業的距離,帶來企業文化,更促使學生在校即與企業有了親密的接觸,為學生早日進入職場打下基礎。
四、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1.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實訓設備資源,注重在仿真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實訓內容主要以案例教學和項目訓練為主,通過情境教學,學生在實訓結束后再進入理論課學習,接受快、效果好。
2.靈活多變的教學機制,以適應企業的需要與行業發展的需要
根據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流程是人才培養方案,圍繞構建“以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實踐為主線、以項目為主體”的課程體系目標,需要精心設計學生的知識、技能、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學校在校內或校外生產線中采取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在生產實踐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職場的要求,為將來進入企業奠定了良好的職業能力基礎。
3.立足于校企合作三服務,依靠企業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
貫徹實施“校企合作”辦學理念,凸顯“為企業服務、為學生服務、為社會服務”辦學宗旨,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學校在新生入學后即聯系相關企業,組織參觀、座談、調查研究、考察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本職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與素質;二年級時邀請企業專家為學生作專題報告,甚至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工學交替,通過實踐使學生的職業規劃更具體,目標更明確,并且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基本能力與素質是否符合企業的需求。畢業前一年直接把學生送入企業頂崗實習。這種實踐既增強學生職業專業素質和職業基本素質,更是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五、模擬招聘面試,提高學生擇業技巧
面試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以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以了解應試者素質及有關信息為目的的一種測評方式。它是學生推銷自我,展示才能與人格魅力的良機。也是學生了解自己,增加閱歷,吸取經驗,增強心理承受力的難得機會。因此,我們要多組織學生參加模擬應聘情景實踐活動,通過集體面試、單獨面試、筆試、勞動測試等不同方式進行觀察、評估面試者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寫作能力。來檢驗、了解面試者的專業技術強弱、吃苦精神、責任心、協作精神及自身的價值觀趨向情況。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各方面的適應性,磨煉了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從面試技巧上使學生得到提升。
總之,要想培養造就合格的技校畢業生,就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企業管理需求、技術進步需求,不斷引導學生改變就業觀念,增強就業信心,在學好專業知識,掌握過硬技能的同時,注重塑造良好素質品行,提高職業修養。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激烈的擇業大潮中找到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