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在學校不斷嘗試和改進先進的教學方法變得勢在必行。在眾多先進的教學方法中,小組討論法以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同時具有認知、技能及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功能與目的而在眾多教學方法中獲得重視。
小組討論法是指一群人,聚集在同一時空下,彼此使用語言、非語言及傾聽的方式相互溝通以協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的活動。小組討論法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方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向活動和雙向活動,而是強調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以小組合作探索為主,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交流思想感情,師生所有成員之間能夠雙向交流。
為了將小組討論教學法在學校進行推廣,本課題小組成員通過將小組討論教學法在學校多個專業及科目中進行具體實施并進行經驗總結,運用獲得的經驗和數據來研究并完善出適合學校學情的小組討論法,為教師在教學中推廣和運用小組討論法提供參考和支持。
一、小組討論法的教學實踐
在2011年2月到2012年7月的三個學期里,項目組五位老師分別在學院電氣和樓宇專業共計6個班級進行了小組討論法的教學實踐活動。在這些班級的學生中,共收到有效的調查問卷112份。結合國內外專家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多位教師的實踐經驗,小組討論教學法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1.認知方面
(1)熟悉教材。通過討論,可促使學生熟悉教材。通過調查,有84%的學生認為上課之前有必要預習教材,但是實際上真正完成預習的學生寥寥無幾。通過小組討論可以使這些沒有預習的學生熟悉教材,更好地掌握知識。
(2)問題解決。通過小組討論,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質和量上都有較好的表現。通過調查,有75%的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希望通過和同學討論的方式得到答案,而不是傳統的老師直接告知的方式。
2.情感態度方面
(1)可引導學習態度改變。由于討論迫使學生反省并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因此可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根據調查在實行小組討論之前,班級有46%的學生幾乎在課堂上不跟著老師的引導看書和思考問題,還有57%的學生存在上課睡覺的問題。而在熱烈的小組討論和角色參與中,存在這些問題的學生被迫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消除了上課時的困意。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團體的向心力及促進團體的自我了解。
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濃的問題,傳統枯燥的課堂教學無法改變這個現狀,還有很多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參與集體活動,而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團隊參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過調查,班級有42%的學生認為自己通過小組討論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團隊參與興趣。
(3)可使學生在集體中獲得歸屬感﹑參與感及滿足感。通過調查,班級有31%的學生在傳統教學中不敢在老師和全班同學面前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差不多三分之一學生的個性和想法被傳統教學壓抑而得不到發展,而這些膽小的學生中有52%的學生卻敢于在小范圍的小組討論中展現自己。這部分學生認為,通過小組討論提高了課堂參與感并改善了同學關系。
3.技能方面
(1)可協助學生發展溝通技巧。學生畢業以后要走上各種工作崗位,無論從事什么工作,與人溝通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溝通需要技巧,而這些技巧是需要學習和培養的。通過調查,班級有37%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2)可協助學生發展社交技能。良好的社交技能是人在社會中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社交技能。而在相對正式的小組討論過程中通過老師的現場指導,學生可以獲得這些欠缺的社交技能。通過調查,班級有65%的學生覺得自己在小組討論教學法實施過程中人際交往的能力獲得了提高。
4.其他方面
小組討論給學生提供了說話的機會,而說話可以使學生的觀念或想法更清楚更具體。小組討論提供給老師另一種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途徑。小組討論還可以增加互助的功能,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在相互討論過程中互相促進,具有較高能力的學生可協助較低能力的學生發展。此外,學生在討論中所表現的性格特點,可以讓老師更好地認識學生。
那么小組討論法有這么多優點,學生是否“買賬”呢?通過對實行過小組討論教學法的學生進行調查,有98%的學生認為小組討論教學法對他們有幫助。對于課堂上討論的時間,他們認為可以根據不同課程要求控制在1/4到1/2比較合適。
二、實施小組討論教學法及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合作小組的建立
小組討論教學法離不開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如果簡單地將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中,并不能顯現小組討論法的優勢和效力。我們可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性別等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以及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一般可采用“同桌合作式”“四人合作式”和“多人合作式”等。在座位安排上,以所有成員的眼睛都能彼此接觸到為原則。
2.討論內容的設計
課堂討論的內容直接關系到課堂討論的質量,所以教師要精心選擇具有一定討論價值的內容。首先,教師選擇的討論內容要針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以引起每一位同學的思索。教師也可以從中起到點撥的作用,從而使全班同學共同提高。另外,教師選擇的討論題的難度要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最后,討論的問題要有足夠的社會或教學資源來發展這個問題。
3.小組討論的課堂控制
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學生進行無目的、無針對性、無必要性的討論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教師一定要在小組討論前提出細化的教學要求和明確的教學任務。在教學策略上,“小組討論”要求創設一個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差異參與的氛圍,實行集中學習、小組學習和個體學習的交替融合,同時又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組討論之后,各小組應把討論結果向全班做報告。另外,小組討論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以使所有成員都有能力參與討論,同時增加參與討論的信心。
4.小組討論成果的評價
教師應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和結束后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評價應重視發揮其對學生的激勵功能,在評價內容上,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能力、學習方法、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內容的水平及表現出來的發展潛能等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可以通過在學生回答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用鼓勵的話語、熱烈的掌聲,或者豎起大拇指,或者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氣氛活躍,課堂參與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動和提高。
5.小組討論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討論時間的安排要合理且應把討論時限告訴學生。如果在討論開始就把時限明確地說明,那么學生就不容易離題。然而若時間已到,但學生對討論主題仍感興趣且未離題時,應該允許學生繼續討論。
(2)教師必須在討論的過程中在教室中走動以時刻掌控討論活動,以確保每一個小組都能扣準討論目標來進行,并可以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及時的幫助。
總之,通過國內外專家和項目組老師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小組討論教學法給我們的中職教育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大量的課堂實踐和具體的調研數據都證明了小組討論教學法的優勢和在學院實行和推廣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