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2011年度職業教育課題,技校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分析,ZJJX11JY036。
英語是技校學生學習的薄弱科目。學生 “不是不想學,而是學不會;不是學不會,而是不會學”。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再是單純記憶語法,更重要的是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那么教師如何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一定的實用口語交際能力呢?如何貫徹“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原則呢?如何讓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擺脫出來體驗快樂呢?現就英語口語教學應堅持的原則以及改善現狀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簡要論述。
一、英語口語教學原則
1.實用原則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尤其是技工院校的學生,他們沒有必要將全部的精力用在記憶語法上,而應該是注重實用效果。學生學會開口說英語,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才是最終目的。
2.分層教學原則
技工院校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針對這一現象,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因人施教,分層教學。根據英語知識水平把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鼓勵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背句子、背段落來增強語感,并要求強制執行;要求中等水平學生,能背誦課文的同學一定背誦;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就要求他們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照顧到班上各層次的學生,讓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發展,既能保證基礎好的同學不斷提高,又兼顧了基礎差的同學的自信心不被打擊。
二、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1.重視語音教學,提高學生自信心
學生學英語,多年來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忽視發音,不研究發音規律,不解決發音里面的問題,其結果就是無法靠發音去認識英語和掌握英語中的文字,而只能靠死記硬背去記憶眾多的英語單詞,使學英語的難度翻到百倍千倍。為了讓學生在不斷的運用中得到長期的鞏固,使語音學習發揮作用,在每一節課中,每學一個新單詞、短語時,教師都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先音后詞、以音帶詞,即先讓會讀的學生試讀這個單詞的語音,然后試著去分析單詞的音標,了解詞義。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感到音標非常有用,是自己學習有用的工具,非學不可,培養學生自愿學習,主動去復習鞏固的習慣。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愛說、敢說
交際操練是口語的最高階段,它具有創造性,是最實用的口語練習環節。它要求學生們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教材每個單元都設有“購物、問路與指路、談論天氣”等情景。在英語課上,教師要求每一位同學都配有自己的Partner,讓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鍛煉和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另外,在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一個虛擬仿真的語言環境,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實的距離,而且滿足了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在模擬虛幻的情境中,在輕松愉悅的課堂里,產生了強烈的“說話”欲望,變“要我說”為“我要說”,提高了交際能力。在講教材“Travel”一課時,大多數學生對問路、指路的英語表達感到費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就利用flash來設計一段問路和指路的動畫片段,以志愿者幫助外國游客參觀Water Cube、Bird Nest、National Opera Theatre等著名景點作為情境。屏幕上有模擬的建筑物,兩個人都以卡通的形象出現,應用計算機多媒體軟件播放該視頻:老外在問路,然后由志愿者回答,并相應顯示路線和場景,片中先是以伴音的形式反復播放,并出現字幕,讓學生模仿跟讀,再接著去掉伴音、字幕,讓學生兩人一組為他們配音,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意境。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它對口語教學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輔助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使學生感到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一種興奮的創造活動。
3.勤設獎項,讓學生體驗成功
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蓋杰在《教學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容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所以要及時肯定每個學生做出的努力,讓學生多體驗成功的喜悅,勤設獎項變著花招表揚學生,讓學生多品味獎項的新奇。為此,筆者精心炮制了一系列“榮譽”,設計多種表揚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還有精神和物質的兩種鼓勵。老師一道贊許的目光,一個豎起的大拇指,或引導全班同學整齊響亮的掌聲,足以讓受惠的學生興奮幾天,熱情持之不退。
總之,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英語教師必須正視現狀,在實施口語教學時掌握好教學的內容及訓練方式,以達到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逐漸告別“啞巴”英語,達到“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山推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