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企業都希望擁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作為為企業輸送技能人才的技工學校,又該如何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素質呢?筆者在形體禮儀課中進行了嘗試。
一、滲透基礎知識,促進學生文明行為養成
一個學校只有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氣氛。技校學生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的經歷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今后的成長。在這一階段,抓好學生文明禮儀的培養工作是關鍵點之一。
一次,筆者在綜合班講文明禮儀基礎課的行為禮儀內容時,剛講到“不隨地吐痰”,只聽得教室后側發出了一口痰落地的聲音,這時全班同學的目光從吐痰同學瞬間轉移到筆者臉上,“求答案”的眼神在向筆者挑戰。筆者走下講臺,來到吐痰同學身邊,用紙巾把地面上的痰跡擦拭干凈。吐痰的同學被老師這一舉動驚呆了,羞愧地低下頭,小聲對筆者說:“老師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感冒了。”筆者沒有責怪他,而是立刻借此事向全班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口痰里有多少細菌?學生的答案是少則幾十,多則上千。筆者隨后公布了答案:“痰中有成千上萬的病菌,痰液還可傳播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疾病。”了解到這一點后,學生的表情都很吃驚。之后好幾位同學給吐痰的同學遞上了面巾紙,這讓剛才吐痰的同學更加不好意思了,他站起來向全班保證再也不隨地吐痰了,更愿當全班的“衛生監督員”。此時,筆者適時推出一個經典禮儀案例《一口痰毀掉一次合作》,通過這個案例大家懂得了一口痰不但能夠傳染疾病,危害他人,更是一個人文明禮儀素質的外在體現。
通過這節課的實例,筆者讓學生明白了:首先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儀容儀態做鋪墊,強化練習是關鍵
一個人的氣質從平時的言行舉止中可以充分體現出來。都說細節決定成敗,那么教師該如何上好枯燥的儀容、儀態課呢?
首先是站姿訓練。筆者讓學生頭頂書本、腿夾薄紙練習基礎形體,在枯燥的站姿訓練時間里,筆者讓學生欣賞古典音樂,或用讓同學講故事的方法消除疲勞感。當下課鈴響起時,學生還意猶未盡,不肯休息。筆者又通過競賽活動,激發學生斗志,使得學生從“要我練”轉變為“我要練,還要練到最標準”。
其次是走姿訓練。在站姿訓練的基礎上,加入手臂與腿部的擺動。要想走得標準,就要通過各個關卡。第一關是“頂書走”,不掉書方算行,第二關是“頂水瓶走”。隨著難度的增加,學生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喜歡挑戰極限。最后筆者把學生分成小組,組織了“頂水碗走障礙接力比賽”,學生不但掌握了標準走姿,更學會了團隊分擔與合作。
最后是坐姿的訓練。學生在筆者精心編排的系統姿勢中,隨著音樂動作,觀賞性、表演性極強,學生的枯燥感一掃而光,練得更加起勁。筆者綜合運用競賽法、激勵法、團隊合作法、形體美感欣賞法等,使得訓練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社交禮儀是重點,為學生踏入社會做足準備
一次謙恭的鞠躬禮,能讓顧客流連忘返;一個標準恰當的握手禮,可使一切握手言和;一次令人難忘的自我介紹,是一塊成功的敲門磚。技校生是否掌握社交禮儀將對今后職業生涯有重要影響。習慣成自然,具備良好的社交禮儀素質將讓自己在社交過程中越來越受人欣賞和尊重。
2010年5月,實習用人單位陸續來筆者學校進行實習面試。在某家大酒店人力資源經理的親自面試下,旅管、烹飪、面點專業的一些學生在面試時出現了緊張情緒,在筆者的安慰鼓勵下,他們信心倍增。同學精心設計的特色名片、標準的鞠躬禮、言簡意賅又個性鮮明的自我介紹、標準流利的面試問答,得到了面試經理一次又一次夸贊。日常的訓練終于迎來了實戰的關鍵時刻!最后該位酒店的面試經理表示,這樣高素質的人才有多少他們要多少。由于面試單位的增加,形成了六家實習單位爭搶一名學生的局面,最后學生都選擇了自己理想的實習單位,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皆大歡喜。這次面試實戰充分說明,在現代職場中,只要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社交禮儀規范,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系。
多年教學實踐使筆者深刻體會到,形體禮儀課應貫穿于技工學校的基礎教育中,為未來塑造人才。“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授人以漁”的技工學校教育工作者應通過教育教學,塑造出更多像張德臣、陳孟祥、張新國這樣的全國勞模。
(作者單位: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服務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