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的教育宗旨是為企業技術隊伍輸送合格的技術工人。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我們技校教師尤其是實習指導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考慮的問題。鉗工實習指導教師,如何教好這門專業技能課,應該怎樣組織教學?筆者認為應該抓好以下七個方面。
一、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技校的學生和普通中學相比,整體素質有比較大的差距,且具有一定的厭學情緒,實訓技能學習不認真,根本達不到實訓的要求。為了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有效實用的專業技能,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意愿。一方面,學校實行“雙證”制度,學生畢業前要先取得人力資源部門頒發的技能等級證書,然后學校才能根據在校成績,頒發畢業證書。參加對口升學的學生,也要在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后,方有資格報名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另一方面,企業緊缺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作為技工類學校的學生,練好專業技能,也是對其今后的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所以,在鉗工教學時,筆者并不是上來就把學生帶到鉗工車間開始講解,而是先要開一個動員會,強調上述學習目標,使學生認識到鉗工技能實訓的重要性,真正在內心覺得有必要學好練好鉗工技能。
二、分層次制定實訓目標
學生知道了“為什么學”還不夠。由于平時不良學習習慣的影響,如果僅有一個總體實訓目標,學生對每次課程必須要達到的技能練習目標要求仍不夠清晰,因此,還要讓學生對總體實訓學習的內容、各階段必須要掌握的技能目標有所了解,作到心中有數,知道自己在何時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技能。這樣,學生就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對照分解出每個階段的技能目標,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處,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這樣學生有了時間意識,就會產生一種學習的緊迫感。
三、掌握扎實的基本操作技能
基本操作技能是專業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動作,這些動作相對比較簡單,容易掌握。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動作,使學生由簡單機械的模仿,到逐漸地熟練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出現較多的失誤和多余動作。教師如不能及時發現,一旦養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因此,在學生開始練習后,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姿勢動作的正確性,及時指出問題。當學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隨著練習的深入,動作連貫,協調一致,不再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就能持續穩定正確地操作,此時,教師才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
鉗工的基本操作中的鋸割和銼削是經常用到的基本技能。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形成。正確的鋸割動作,從鋸條的安裝,起鋸的方法,鋸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體與胳膊運動的配合,用力的速度與大小,眼睛的注視部位都密切相關。正確動作的掌握,可以使學生節省很多體力。學生要對這些方面反復練習,逐步加強動作協調性,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才能提高鋸割的精度。
四、培養和提高感覺技能,積累實踐經驗
感覺技能是指與感覺器官的敏銳程度有關的技能,不同專業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如在鉗工技能實訓中,學生僅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還遠遠不夠。鉗工主要是手工操作,培養一定的手感更為重要。感覺是否正確與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加工工件的質量和速度,體現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以銼削為例,學生需要了解分別采用大板銼、中銼與小銼時,每次銼削量的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輕重。這就要求學生多動手、多檢測,多思考,多觀察,通過科學訓練,熟能生巧,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出一定的感覺技能。
五、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技能訓練
在學生熟練地掌握單項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計劃地把各種單項操作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訓練,這是鉗工技能訓練的又一重要階段。教師應根據實訓的內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課題練習。如鉗工技能訓練中學生都要制作的小釘錘、螺母等,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對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鉗工的針對性練習課題較多,例如“凹凸鑲配”“燕尾鑲配”等。
六、完成的工件應及時測評講解
無論是單項操作技能練習,還是綜合操作技能訓練,在每次實訓時都要建立一個評分標準。學生對照這個標準,可以了解實訓的要求,教師利用這個標準,方便對學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評價。學生發現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進,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教師還應注意利用技能評價,引導學生進行相互比較,增加競爭意識,形成你爭我趕的局面,提高學生積極性。
七、重視生產實習中的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貫穿于實習的全過程,即每天準點到崗,遵守本工種實習紀律,安全生產,實習結束時要及時清掃場地。德育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要重視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精神和較高的專業水平。德育教育需要教師注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以嚴肅、科學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作者單位:青島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