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張揚、或羞赧、或自信,微笑墻上那張張散發著青春氣息的照片,拼湊起同學們在此生活的點滴幸福;身有范、行有序、言有禮,走在校園里的同學們三五成群,舉止間盡顯優雅陽光的風范。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完整人格的塑造和職業素養的培育,讓學生面對生活能揚起笑臉、面對社會能扛起責任、面對未來能鼓起風帆,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開展禮儀特色教育的初衷,也是歸宿。
2010年春節,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時,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教科室主任(時任德育處主任)戴智敏就接到了錢金星校長的電話,“新學期要抓學生禮儀特色教育,我們先來研討做一個禮儀教育的三年規劃吧!”電話那頭,錢校長的語氣中滿是急切與興奮。那個寒假,錢校長身未動、思已遠。
因缺乏關愛而郁郁寡歡;因自信不足而畏手畏腳;因屢遭漠視而標新立異;因方法有誤而怕學厭學……中職學生身上的這些通病讓錢金星校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改變學生必須要有能夠觸動他們心靈的抓手!在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的今天,讓學生擁有一張“陽光、禮貌、責任感”的求職金名片,實行禮儀教育可謂不二之選。
糾陋習以正言行
還來不及享受初中畢業所帶來的輕松快感,就已經提前一步領略到高中學校的精細管理。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一千多名預科班新生,不但要接受包括法制安全教育、禮儀教育、陽光生命教育等在內的五大主題德育教育,還將面臨嚴格的文明禮儀規范考試。小到發型與著裝的標準,大到責任心與自信心的樹立,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安排德育處的老師將學校的德育要求告訴新生,希望他們還沒有正式入學就能先熟悉、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盡管這些著眼于細節層面的管理看似有些嚴苛,但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努力在張揚學生個性和執行規范管理中尋找平衡點,力推人性化的管理。有了預科班的德育鋪墊,在新生入校后舉辦一場文明啟動儀式就顯得水到渠成。結合專業、參考生活,各新生班學生集思廣益,共同編創具有班級特色的宣誓口號。口號聲震天,看到學生們漲紅的臉上那嚴肅而莊重的表情,錢金星校長知道,文明禮儀的種子已經悄然播入孩子們的心靈沃土。
走在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教學區內,“勵志名言”、“名人團支部”、“優秀畢業生”等宣傳貼畫赫然在目,既豐富了墻壁文化,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感染與熏陶作用。原來,為了給文明禮儀的種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生長環境,創設活潑而又溫馨的德育氛圍,紹興市職教中心多措并舉,就連走廊墻壁也肩負著育人重任。組織美化教室、班徽設計比賽,發揮黑板報、校園廣播的宣傳功能,出版《團學快訊》……二十條文明細則、五大類文明內容就在這樣的環境里萌芽生長,成為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心里最深刻的記憶。
課桌物品定點擺放、人離座凳子放進課桌下、教室內雜物統一歸置……這些讓整個教室看起來井然有序的班級規范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七天養成一個習慣”活動的成果。之所以能做得如此到位,除了教師們平日里循循善誘的教誨,還得益于學校的嚴格檢查。分學區執行并組織專人檢查,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組建了一支由行政值周教師、學區干部和學生干部組成的管理團隊,如果發現有學生在任何行為規范方面沒做到位,就會將其記錄下來并上報學校德育處。
“發現問題以引導為主,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他所犯錯誤的嚴重性,讓他們有擔當。”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德育處主任馮海燕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等著這些犯了小錯誤的學生來注銷他們的違規記錄。看到忘記帶校牌的學生重新掛好校牌,在自己面前站得筆直;看到頭發蓋過耳朵的男生重新理了一個精神的短發,沖著自己不好意思地微笑;看到兩個因為爭執被學生干部逮個正著的學生在自己面前拍胸脯保證他們是好哥們,馮海燕主任知道自己并不需要再老生常談,因為學生在走進辦公室之前,就已經認識到錯誤并且主動改正。“行動德育有時比說教的德育更有效!”馮海燕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要求其他老師的。在每年的德育工作研討會上,她都會將這些管理心得與其他老師分享,她堅信只有教師之間達成共識,才能保證上行下效、令行到位。
紹興市公交公司寫信表揚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下了公交車之后,都能自覺排隊等候,有秩序地通過斑馬線;一位常坐公交車的老人用感慨的筆觸寫下他看到的情景,日復一日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在堅持給有需要的人讓座;26路公交車司機更是登報表揚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每天如一日地為老人讓座,還經常幫著司機一起清洗車廂……好評如潮水般涌向錢金星校長耳畔,接二連三的感謝信讓他感到特別欣慰,他深諳:文明禮儀素養不僅在學生們的心靈土壤中生根發芽,而且茁壯成長。
塑人格以啟新程
其實,除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明啟動儀式,新生入學之后還會面臨一場酣暢淋漓的軍訓勵志教育。此時,忙碌的不僅有參訓的教官與學員,還有扛著攝像機為這一段青春記錄汗水與激情的校園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鏡頭下,是軍姿挺拔,是正步鏗鏘,是稍息立正的移步,從沒有半點拖沓;鏡頭下,是被汗水浸濕的軍裝、是被太陽曬紅的臉龐,是掛滿汗珠的臉上寫滿認真與頑強。一組組熟悉的畫面,一聲聲飽滿的口號,還有鏡頭不經意間掃過的那個一絲不茍的自己。《我的軍訓生活》主題紀錄片是學校送給新生的禮物,也是對他們的寄語:“希望同學們能找到自我、找到自信,發揮軍訓時那種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走出精彩的人生!”
如果說軍訓是振奮學生精神的一劑良方,那么幫助學生重塑自信、走出中考失利的陰影,就是開啟幸福人生的一把鑰匙。在對新生的細心觀察中,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老師們發現:怕遇到初中同學、親戚朋友,怕他們問起自己的學校和學習情況,不敢跟同學溝通,又不能向父母吐露心聲,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沒有人喜歡自己……這是很多中職學生,尤其是中職女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又不敢主動找同學聊天玩耍。長此以往,不少學生變得形單影只,課外活動時間只能獨自坐在角落里看書或發呆。
如果不是因為班主任找她談心,還送給她一枚笑臉章,孫小雨(化名)大概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顧影自憐。可是一想到班主任老師告訴她的微笑所能產生的巨大力量,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將微笑進行到底。戴上笑臉章,她主動給沒帶傘的同學撐傘,主動加入同學們的聊天圈子,主動向陌生的同學問好,主動向他人綻放微笑。漸漸地,微笑成為她下意識的表情,她的生活充滿了微笑、自信與陽光。如今,她還學著拿起手中的相機來捕捉身邊同學的微笑表情:成功的笑、自信的笑、感恩的笑、釋懷的笑……在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百張笑臉大展示的巨幅畫卷上,就有不少她的攝影作品。
開展“今天你微笑了嗎?”系列活動,評選微笑之星、微笑課堂、微笑標語等,讓學生不僅擁有一張微笑的臉,更有一顆微笑的心。用微笑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微笑活動”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禮儀特色教育的一大亮點。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則是以“孝親尊師”活動為抓手的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極大地豐富了禮儀特色教育的內涵。
“他學習非常刻苦,勤奮鉆研,經常抽空來實訓工廠練習,他入選學校數控競賽隊,是實至名歸,我看好他!”實訓中心張老師說起他就連豎大拇指。“有他這個衛生委員在,我們班的衛生都是最好的!他主動承擔別人不愿干的臟活、累活,很有擔當!”班主任馮海娜老師覺得什么事兒只要交給他,自己就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孝敬父母、勤奮學習!”同學們都以他為榜樣。他是誰?他就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出了名的孝順孩子——馮衛波!
自小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如今母親又不幸遭遇車禍,導致左手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馮衛波肩上的生活重擔讓他一夜間成長為家里的頂梁柱。在菜場跟商販砍價、一個人做出一桌子飯菜、幫母親扎辮子,還要包攬家里所有洗洗涮涮的活兒。本還是愛玩的年紀,可到了周末,馮衛波總是沒有片刻停留就早早地趕回家,因為他知道還有媽媽在家里等他。馮衛波的懂事讓母親逐漸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而他的陽光與樂觀也讓這個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如今,技能過硬、品學兼優的馮衛波已經被一家企業相中,他的生活正在一點點好起來。
學會感恩,馮衛波是同學們身邊的榜樣;孝親尊師,錢金星校長是有力的推手。每年教師節前夕,錢金星校長都會動員學生親自動手,給初中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制作賀卡。錢校長經常聽到當地初中學校的老師對他感慨道:“收到這些學生親手制作的賀卡真是大為感動,平時這是一群被我們‘不看好’的孩子,可是畢業之后,最想著我們的卻是這批孩子!”甚至有初中老師主動邀請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回母校小聚。“我們的學生受到曾經忽視自己的老師的盛情邀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肯定,這種被需要的幸福,能夠讓他們懂得感恩的價值與分量!”錢金星校長如是說。
強素養以謀良職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以就業為主要方向,進入高三學年,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針對這批即將下企業實習的學生,制定了嚴密的禮儀教育計劃。每年都要給高三學生開展教育培訓,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實習就業指導處主任丁文瓊的工作并不輕松:“禮儀是職場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企業最為看重的員工品質,我們的禮儀教育并不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階段,畢竟校園生活只是學生職業生涯中一段很短暫的光陰,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根據學生可能在職場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從公共禮儀、旅游禮儀以及商務禮儀三個角度出發,編寫《職場禮儀》校本教材,并遴選優秀學生參與視頻拍攝,將禮儀常識與規范要求以視頻短片的方式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自此,連同《禮滿課堂》和《禮儀讀本》,形成了一套三本的禮儀特色教育校本教材。
除了以課本的形式讓學生翻閱、觀看職場禮儀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之外,學校還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職業指導師隊伍,在校園招聘之前進行短期的集中培訓,從面試禮儀到簡歷撰寫,都給予學生悉心的指導。作為實習班班主任,潘麗麗老師多次組織專題講座,將禮儀教育滲透進培訓、講座、課程等各個環節。“因為兩句話而錯過一次很好的就業機會,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們不注意與用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領導的交流用語,那么這種事情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你們身上。”專門指導學生怎么打電話、接電話,商務禮儀知識當即被活學活用起來。
不僅要事前輔導,更要事后檢查。在每月的實習生返校日那天,實習班班主任都會早早趕到學校,在校門口迎接返校的高三學生。“一半是迎接,另一半是檢查,但凡遇到在個人文明禮儀和行為規范方面不合格的學生都會要求其整改,次月復查,復查還不過關的學校將不給予實習成績的評定。”丁文瓊主任表示,學校制定這樣的返校檢查制度,是希望學生走出校門也能將學校的文明禮儀要求長記心間,自覺遵守。“所以每次學生返校,我們都會抽時間強調一遍個人禮儀。”
不但要讓學生知道職場禮儀的具體內容,還要將需遵守的職場禮儀要求告知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讓他們配合學校,共同敦促孩子牢記并遵守這些職場禮儀,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尊敬師傅和領導,與同事們和諧相處。難怪,實習班班主任在每周兩次的下企業看望學生過程中,總有企業領導拉著他們的手,感慨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能力高人一等,素質勝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