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能在今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獲得如此驕人的戰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幾年來,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各部門聯動競爭成了該?!皬娦!钡奶厣伢?。
以發掘自主能力為特色
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是一所有著7000多名在校生的“大校”,如何讓學生自主、能動地學習并學有所成,是學校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
指導學生獲得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CAD)項目一等獎的金牌教練魯亞華老師說:“學生們‘時刻準備著’的競技態度是奪金的保障。我們專業有一個興趣小組,培養學有余力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門的技能訓練?!倍@也觸發了魯老師在平常上課時推行小班化教學的思考。她認為,小班化教學可以使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更密切,學生也能更主動地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而指導學生獲制冷與空調設備組裝與調試項目一等獎的優秀指導老師何云林和邵國權,通過大賽也感受到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邵老師認為:“技能教育不是‘1+1=2’,不是題海戰術,而是老師引出問題,讓學生自行解決。當學生遇到困難無法處理時,老師再從旁點撥指導。教導學生掌握知識,理清思路,才是關鍵。”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何老師為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帶學生到空調維修門店進行現場實戰演練。何老師先讓學生檢修,然后提問學生:“你覺得問題在哪兒?”說對了,就讓學生自己處理,處理完再給老師檢查;說得不對,或不全面,何老師就再給學生指出問題所在。這樣的實戰演習讓學生們感受到實驗室和現場維修的差距,不但獲得了成就感,更激發了他們刻苦鉆研的精神,無論對學生參加比賽還是技能訓練來說,都是一種促進。
邵老師說,他在備賽以及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扮演“搭檔”的角色,不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有芥蒂。學生有時候會提出老師也沒遇到過的問題,這就更需要老師與學生相互切磋,經過探討、摸索、整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這也是一種創新。邵老師還會鼓勵學生多看相關專業的理論書籍,打開思路,力爭自己找到答案。
電梯維修保養項目指導老師徐衛指導學生在比賽中獲得了該項目的一等獎,他也是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踐行者。他說:“我從不告訴學生‘為什么’,我要讓他們自己發現了問題以后再來問我?!彼膶W生李江深感這種教學模式對自己參賽的幫助,她說:“老師的引導讓我們更加注重團隊的協作和探討,引導我們從興趣深化到鉆研的程度,讓我們的技能有了質的飛躍?!?/p>
以關注心理動向為重點
學生的心理狀態一直是老師最為關心的問題。從市賽、省賽到國賽,學生們的成績總是時好時壞,處于波動狀態。邵老師認為,這種細微的波動并不是技能的差別,關鍵還在于學生臨場的心理狀態。魯老師為此還專門去考了個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書,她說:“備賽和參賽的過程非常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我學習心理學,就是想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而比賽讓魯老師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心理狀況的持續關注,會對學生的專業進步乃至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參加比賽的一位學生因為家庭原因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心理自閉情況,雖然他仍然在刻苦訓練,但總是沉默寡言。于是,魯老師盡可能地與他多溝通,并鼓勵他,終于使這名學生從陰影中走出來,找回了自信,專業學習也更加積極?!皩τ谝恍┇@得成績就容易自滿的學生,也要適時地與其溝通,告訴其欠缺之處,力戒驕傲自滿。”
何老師和邵老師非常關注學生備賽時的心理狀態。邵老師說:“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參加模賽,多拉練。缺乏大賽經驗的學生很容易受到某一次比賽失利的影響而一蹶不振,如果讓學生覺得比賽是一種常態,就可以保持平常心。”為此,老師們經常帶參賽隊伍與其他學校進行友誼賽,同時增加內部模賽的機會,讓學生們形成“訓練即比賽,比賽即訓練”的心態。邵老師坦言,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學生們都很年輕,心理難免有波動,因而更需要老師總結每一次失利的教訓,在平日里也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為了避免訓練壓力過大,老師們有時候也會和學生一起在樓道里打打羽毛球,鍛煉身體的同時也是一種放松。邵老師認為,這種勞逸結合的訓練方式,不僅適合于備賽,也適合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推廣。
以部門聯動競爭為保障
自2007年參加國賽以來,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就一直保持迅猛發展的勢頭,獲金不斷。副校長薛水林說,這得益于教務處與專業部共同推進專業建設的二級管理制度。
在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除了設立教務處對師生進行常規的指導、課務安排以及提供后勤保障外,還專設了專業部進行直接的項目指導。學校在制定專業計劃時,先確定各項目的安排,再以專業部為單位,進行具體目標的確認,形成了學??偰繕说綄I部分目標再到各專業小目標的三級目標體系,增強了專業部之間的聯動和競爭。在這樣的聯動競爭機制下,使學生們能得到有效的技能訓練,為參加比賽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
電梯維修保養項目是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今年第一次參加的大賽項目。學校未專門開設這個專業,所以備賽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從培訓到比賽總共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多虧之前的電工專業基礎扎實,學生們在樓宇智能方面的知識掌握得好,因此才能有較高的領悟力,上手也較快?!毙煨l老師說。
為了形成從訓練到考核的培養體系,學校還出臺了《技能考核手冊》,詳細地列出了技能考核的項目、標準、時間等,入學伊始就發放給學生,方便學生為期末考前一周的全校技能考核做準備。而學校參加的大賽王牌項目,早在一年前就制定了競賽目標。即便是教學相對薄弱的專業,也不甘示弱,奮起直追。薛水林副校長自信地說:“我們正在為明年的國賽做充分準備,在教務處和專業部雙雙聯動努力下,已經有33個項目具備了競爭國賽獎項的實力。”
盡管成績不菲,但紹興縣職業教育中心依然在探索的道路上前進著。教師們在大賽后總結經驗,將競賽項目融入課題,帶動學科成長,而學校也將全國示范性中職學校建設的科學理念進一步融入教學,以推動比賽和教育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