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了中職院校采用“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保障,以及建立“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關鍵詞:中職院校 課內外一體化 體育教學模式 保障與意義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由于其種種弊端,很難滿足現代在校學生的需求,所以建立一個全新的、合理的、科學的體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問題的提出
中職院校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別于其他高等院校或高職院校,它的主要培養目標是給國家輸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其在校學生的年齡都在15歲左右,正處在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如何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身體鍛煉高效、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中職院校各級領導和廣大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職院校能否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養成終身體育習慣,擁有強壯的體魄,將決定了他們未來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他們能否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因此如何將終身體育的思想真正滲透到學校體育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
二、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通過走訪海南省5所技工類院校,我們發現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一是體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比較簡單。從走訪調查中發現,目前海南省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仍然以技術教學、掌握運動技能和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仍以籃、排、足三大球為主,項目的局限性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興趣與愛好的需求。在教學方法上,沒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上,不能滿足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二是教學課時嚴重缺乏,課外鍛煉時間被占嚴重。三是體育設施和專項教師缺乏。四是中職院校專項教師的缺乏。
三、“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條件
“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是集合課堂體育教育與課外體育活動為一體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其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了實現“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師資隊伍
沒有良好的師資隊伍,沒有優秀的體育教師,是不可能有好的體育教學的,中職院校要開展“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首先要解決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
2.教學場館、場地建設
為了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保障課堂教學以及學生日常鍛煉的需求,相關體育場館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相應體育器材的配置也要時刻滿足學生鍛煉和教學的需求。
3.體育教學程序設計
為了保障“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需要一體化的教學程序設計。
(1)指導思想:在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時,時時刻刻要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
(2)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從而達到促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能、增強體質、增加知識、享受娛樂的多重目的。
(3)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重長效性、多元化,多開展一些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有目的、有計劃性地開展體育課;在課程設置上,要做到課程名稱、課程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周數、學時分配、教學要求、教材選擇、教學方式、教學資源配置以及相關教材資料的配置有機統一。
(4)教學評價:傳統課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結合來評價,重記憶、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不能從根本上反映學生的能力,采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可以有效地結合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成績。
四、創建“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就是把課堂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校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使體育課程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完成學校體育的培養目標。中職院校實行課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是課內課外的完美結合統一。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學到基本的技術和理論知識,而且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利用課余時間鞏固、運用、拓展、深化體育課程教學中的學習內容,形成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體育專業知識、提高體育文化、練習體育運動的習慣。
(作者單位:海南省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