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中職護生臨床實習期間的德育教育現狀及特點,探索如何通過引導、幫助和教育等適合的德育教育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關鍵詞:中職護生 臨床實習 德育 方法
中職護生經過在校兩年理論學習進入醫院實習階段后,面對新的環境和社會現實,人生觀、價值觀會受到很大的沖擊而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會直接關系到這個群體工作后的職業道德問題。
一、中職護生臨床實習期間德育教育的現狀
1.臨床實習期間德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中職護生臨床實習期間主要由教學醫院的護理部主管,護理部對中職護生的考核工作主要以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為主,沒有更多的職責和精力對中職實習生進行德育教育,再加上德育管理沒有明確的制度,這就造成了中職學生人在臨床實習而德育教育的工作仍在學校的“兩張皮”的管理現狀。
2.臨床帶教老師德育教育意識淡薄
臨床帶教老師大部分為科室骨干,既要承擔臨床護理工作,又要承擔實習帶教任務,工作任務繁重,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實習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一些帶教教師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完成操作技能的傳授,而德育教育則是班主任的事情,與他們關系不大。
3.學生思想上認識不足
進入臨床實習后,中職護生往往認為掌握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而德育教育則是“紙上談兵”,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中職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幾個月內,絕大部分學生思想情緒尚穩定,學習也積極主動,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床實習,對臨床護理工作有了初步認識和了解,就產生了自滿情緒或厭煩情緒,實習熱情逐漸減退,出現了松散現象。有的學生忙于對口升學復習和護士資格證的考前復習,不能全力以赴地將精力投入到實習中。再加上進入實習后,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沖擊著中職護生的思想,使他們不能安心實習。這些因素都對德育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臨床實習的綜合質量。
二、中職護生臨床實習期間德育教育的方法
1.健全德育教育制度,加強德育教育的考核
現階段中職護生的臨床實習期間的德育教育,不僅要有規范、健全的規章制度,而且要有合理的組織結構提供保障。學校和教學醫院加強溝通,安排專人對中職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進行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德育教育,并幫助其轉化成中職護生內在的職業道德。對帶教老師和中職護生定期進行德育教育培訓,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德育教育考核的量化指標,定期進行考核,及時向學校相關部門反饋信息,強化學校指導、督查和實習醫院具體實施的功能。將中職護生在臨床實習階段的德育表現作為實習鑒定的一項評分指標反饋給學校。
2.充分發揮臨床帶教老師的作用
為了確保對護生臨床實習期間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首先幫助帶教老師樹立德育教育的意識,以身作則,通過榜樣的力量起作用,即身教重于言教,正面引導中職護生。其次通過定期的培訓讓帶教老師了解、掌握德育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再次,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激發帶教老師參與實習期間護生德育教育的積極性。
3.加強中職護生臨床實習期間的德育教育
學校要幫助學生樹立德育教育的意識,把臨床實習期間的德育表現作為護生畢業的一項成績。德育課程可以開展“假如我是患者”的專題討論等形式,讓中職護生體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起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中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不但學到專業知識和技術操作,而且學會怎樣去做一名稱職的護士。
(1)加強臨床實習期間中職護生的德育管理。制定規范化的獎懲制度,學校德育管理部門要經常到實習醫院明察暗訪,主動和中職護生的負責人聯系,了解護生的實習表現,發現問題決不姑息,嚴肅處理,讓一些中職護生為自己的不嚴謹付出代價,吸取教訓,加深印象。對認真、嚴謹、有責任心的中職護生則加以表揚,以此起到震懾和引導的作用。
(2)對臨床實習期間中職護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實習期間中職護生的德育教育上,要采用立體、多面教育與集體影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及思想灌輸、實際示范、行為誘導等德育教育方法,培養他們高尚的職業道德,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效果才會更顯著、更直觀,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3)提高臨床實習期間中職護生的德育意識。在臨床實習階段要重視對中職護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其樹立德育意識,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培養其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
總之,做好中職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的德育教育,是中職衛生學校推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積累經驗,采取“學校和實習醫院相結合”“經常性教育與專題性教育結合”的模式,才可以使德育教育不斷深入,對培養具有高尚醫德、過硬護理技術的合格中職護理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陽泉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