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公路養護專業任務驅動型教材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公路養護專業任務驅動型教材編寫的流程及在任務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任務驅動 教材 建設
一、前言
任務驅動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完成具體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各個任務之中,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引導他們發現、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驅動型教材最顯著的特點是以任務為載體,以任務實施的過程為主線,將知識點穿插到任務實施的過程中。
任務驅動法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改變了傳統教學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二、公路養護專業任務驅動型教材建設的必要性
1.現有公路養護專業教材存在的不足
(1)重知識,輕實踐;重完整,輕實用。傳統的教材一般是按照章、節、目的形式編寫的,其編寫模式大都是先敘述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然后是應用舉例。在編寫過程中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規律與內容的結合考慮不夠,學生對許多抽象的概念、名詞和術語往往不容易理解,學習起來感覺困難,教師也不易講授明白。
(2)重系統,輕可讀。傳統的教材往往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強調概念敘述、原理分析和公式推導,但是極少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材的可讀性差,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3)呈現形式單一。傳統教材的內容呈現形式一般比較簡單,內容表現也是以教材為中心,沒有考慮教材和學生的互動。
2.任務驅動型教材的優點
(1)任務驅動型教材采用模塊、課題、任務的形式編寫,以任務為基本單元,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主線,將知識點和技能點穿插其中。教材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理論夠用”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較好地處理了理論和實踐、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系。
(2)任務驅動型教材在編寫時,按照任務對知識的要求插入知識點,力求做到符合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認知規律,使學生易看易學。此外,任務驅動型教材在滿足理論知識對技能培訓的支撐作用的原則下,盡可能降低教材難度,刪除沒有支撐作用或作用不大的理論知識。在對待一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點上,只要求“知其然”,一般情況下不對原理展開說明,而直接給出結論。必須要分析的原理,盡量用“過程”“結構”等代替“原理”。
(3)任務驅動型教材在呈現形式上盡量做到形式新穎、圖文并茂。教材總是企圖更換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多動手,在學習時保持積極主動的主體狀態。
三、公路養護專業任務驅動型教材的建設
公路養護專業任務驅動型教材建設的流程見圖1。
1.準確定位教材的能力目標是編好任務驅動型教材的基礎
能力目標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力目標太低也會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力目標的確定應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相應的工作崗位的要求等確定。
2.任務的設計是編好任務驅動型教材的關鍵
對于公路養護專業,“任務”就是一個個典型的工作,如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的布置、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檢測、坑槽修補、識別瀝青路面損壞、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況調查等。
教材的編寫應遵循由實際到理論、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統的原則。針對要學的知識和技能設計出貼近生活和生產實際的任務,在任務中蘊含要學習的基本概念和要求,力求以任務來驅動教學。教材通過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讓學生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任務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任務與知識點的聯系。任務應能涵蓋教學內容的絕大多數知識點,任務的設置要使知識點之間形成一個整體,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系統的知識與技能。
(2)任務是真實的。任務應是具有實際意義的,不是虛構的、自造的。只有真實性,才能激起學生學習、探求的欲望。
(3)任務是可操作的。“可操作”指的是任務是具體的,學生可以按任務的要求實現。例如“修補裂縫”不是任務,因為它不具體。怎樣的裂縫?有什么施工設備、材料可供選擇?這只能叫做要求。如果改為“修補縫寬為3mm的單條裂縫”,就可操作了。如果再加上可供選擇的材料、設備等,就更具體了。
(4)任務是適當的。“適當”指的是任務難易程度適當,太易和太難都會影響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如一個含有新知識的子任務,新知識點一般不要超過7個。
(5)封閉性與開放性相結合。如果教材中全是封閉性的任務(一個模式、一個標準完成的任務),則不可能培養出有創造性的學生,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如果全是開放性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也不利于學生的自學。
3.強化交互性是任務驅動型教材的創新點
在編寫教材時,應注意教材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如可采用想一想、做一做、記一記、查一查、議一議、比一比、相關鏈接、溫馨提示、小知識、請注意等呈現形式,增強交互性,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多動手,在學習時保持積極主動的主體狀態。同時通過查閱資料、集體討論等形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表1為任務驅動型教材《公路養護技術》中任務三的任務結構。
四、結束語
任務驅動型教材具有實用性、可讀性、交互性強及注重能力目標等特點,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符合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若在建設驅動型教材時能全面考慮,就可避免不足,讓驅動型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希波.正確把握教材結構,恰當選擇教學方法——談任務驅動型教材的特點與使用[J]. 職業,2008(8).
[2]楚永濤.“任務驅動”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 中小學電教, 2007(3).
[3]姚武東. 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EB].
http://wenku.baidu.com/view/743caed376a20029bd642dbb.html
(作者單位:廣東省交通運輸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