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網頁制作與網站開發課程為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研究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主要從課程內容設計、過程設計、教學方法設計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詳細介紹了該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 課程改革 網頁制作與網站開發
網頁制作與網站開發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緊密結合的專業課程,如果教學方法不當,極易造成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更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中。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組織,以完整的工作過程貫穿于項目式教學中,從實際操作入手,使學生了解網頁及網站的制作流程、制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一、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理念
針對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教學現狀并結合當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點,對于該課程的設計理念主要應從以下幾點把握。
第一,通過課程改革與課程教學研究,更好的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開發綜合化特色課程, 把項目式教學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積極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有利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
第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強調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強化以操作技能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綜合和實用的項目課題,讓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獲取過程性知識,解決“怎么做”和“怎樣做得好”的問題。并通過完整的行為模式(提出問題→制訂計劃→做出決定→實施計劃→過程控制→評定反饋),較好地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二、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和平常工作中,計算機類軟件課程大體上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材方面
目前,在大多數中職學校中該課程的講授過程一般都是對網頁基本概念、常用菜單及各工具進行依次講解,這樣講下來,一是知識點比較分散,二是沒有一條明確的主線,最后學生學的快忘得也快,可能不到下個學期開學就把這個學期學的全部還給老師了。此外,加上現在計算機類軟件的更新速度快,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版本和新的功能增加,因此教材的更新速度遠遠不及軟件的更新速度。該課程也是如此,一般學生使用的教材版本遠遠低于軟件的實際應用。
2.教學方法方面
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以教師講授為中心,教師教什么則學生學什么。這樣的教學只能讓學生記住上課所講的零散的知識點,而無法全面地了解整個網頁制作的全過程,實際操作起來會束手無策,尤其是當脫離老師后更是無從下手操作。這與當今社會強調實用技能,強調知識創新等素質教育不能同步,因而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
3.師資方面
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具備“雙師型”素質的專、兼職教師,尤其是缺乏企業一線老師。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從學校走向學校,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片面地研究教材、教法,閉門造車,對企業需求并不了解,加上本身應用能力不強,所以更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很好地將學校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了。所以最終隨著教學年限的增長,專業水平卻仍然停滯不前,不能與時俱進。
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課程改革研究
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這門課程是動態網頁設計的基礎,主要應用在大型網站的前臺美工和小型靜態網站方面。該課程結束后,學生要具備為一個小型企業開發一個小型的靜態網站的能力。基于這樣的思路,基于工作過程的“網頁制作”課程,以項目的形式呈現,將“用戶需求—方案設計—方案實施—項目測試與評價”幾個環節貫穿于每個項目之中。針對網頁設計與制作、網站管理、網頁編輯等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我們將該課程分為幾個典型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在內容上和就業崗位上有一定的聯系,而在難度上又恰恰是循序漸進的。各工作任務流程如圖1所示。
2.按照企業典型工作任務來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
(1)典型工作任務的確定。針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和網頁設計與制作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將整個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分為七個典型學習任務:任務1,網站規劃;任務2,站點建設與管理;任務3,首頁設計;任務4,首頁美化;任務5,設計二級頁面;任務6,設計交互式頁面;任務7,網站測試與發布。
根據以上典型學習任務,結合學生就業崗位的性質和類別,我們將整個課程劃分為如表1所示的典型學習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務,盡量滿足該專業多種就業崗位的需求。
(2)教學過程的設計。網頁制作與網站設計的各工作任務僅僅通過老師的講解并不能夠完全地掌握技能,還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熟悉和自我操作的過程,采用“教、學、做”三者統一的授課方式。如以花店網站建設為例,可將該教學過程設計如圖2所示。
3.教學方法的應用
(1)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了創造真實工作任務環境,將課堂設置在實訓室,使學生在實訓室里完成真實的項目任務來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也滿足了學生的就業要求。為更好的完成每一個學習情境,我們可以將情境中的每一個任務分配到每一堂課中,這樣學生的目標比較明確,成就感也比較容易滿足。
(2)啟發式案例教學法。通過對案例的深入分析,案例的難度可以由易到難,剛開始的案例可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網站雛形,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能力,通過項目引導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實際的網站案例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引進課堂,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像實際技術人員那樣處理問題,設計方案,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3)主動參與式討論教學法。主動參與式討論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比如,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先布置任務,這時候可以不先講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按照小組進行討論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最終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避免局限于老師的某種思維方式。
(4)改革考試考核方式,注重學習過程的成績評定考核。基于工作過程的考核方法應從注重知識性考試轉變為注重職業能力的考核,將考試形式從單一的理論考試轉變為職業技能的操作考核。在該課程中,采用了多樣化的考核模式,學生總成績由多方面決定,具體操作見表2。
四、結語
總之,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崗位職業能力來開設課程,實現學生技能水平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處理好案例與理論知識的關系,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春來.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開發探討[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2]朱強,江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案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
[3]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課程開發案例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歐陽煒昊,吳振峰,羅卓君.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4).
(作者單位: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