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電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支業務過硬、“理實一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對機電專業“雙師型”師資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機電專業 雙師型師資 校本培訓
近年來,各個行業對機電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很大。機電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一支業務能力強、“理實一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他們是職業學校教育的關鍵,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筆者學校“雙師型”教師的認定標準為:具有講師(或以上)技術職稱;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在企業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經歷,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專業教師技能培訓并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
筆者學校機電專業教師中,獲得雙證的教師數量不少,但是真正能開展“理實一體”教學的教師數量不足,特別是有能力、有經驗的實習指導老師嚴重不足。例如車工、鉗工、焊工等課程,幾乎都是外聘的老師傅任指導教師,他們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但由于年齡偏大、學歷較低,缺少理論基礎,教學往往和理論知識脫節,學生只知道怎么做,而不知道為什么。這已成為筆者學校機電專業發展的“瓶頸”,也是學校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機電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模式
為了培養業務能力強、“理實一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筆者學校結合政策和師資情況,不僅建立了“獎”的長效激勵機制,同時采用“走、請、聘、搭”相結合的措施,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現有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1.“獎”
制定獎勵政策,首先要從思想上激發教師的主動性,筆者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獎勵辦法。例如對參加技能大賽、信息化大賽以及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在職稱晉升、評優、骨干教師培訓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雙師型”教師。但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獎”還是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工資待遇。這些措施將對調動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也是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2.“走”
盡量讓教師“走出去”。不僅要向“上”走、向“下”走,還要“平行”走。向“上”走就是每年的國家、省級培訓,學校都派出專業教師參加,學習國內外優秀職業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經驗。向“下”走就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考察和實踐,例如老師陪同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不僅可以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還可以帶著專業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到企業向有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提高自己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實踐能力。特別是對于那些缺乏實踐經驗的新教師來說,更應該利用假期到企業進行實習,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成為“理實一體”的“雙師型”教師。“平行走”是組織教師觀摩兄弟職業學校,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走”出去的教師再把學到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反饋回學校,反饋給其他教師,從而提高學校教師的整體業務水平。
3.“請”
一是請實驗設備公司的專業人才來學校進行實踐培訓,培訓實驗設備的操作技能,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實踐能力,力爭做到實驗設備人人會,技能大賽齊上陣。二是請省內技能大賽的優秀指導教師來學校開展講座,講授技能大賽的實踐經驗和指導心得,提高學校教師的實踐技術水平,豐富參賽經驗。
4.“聘”
聘請工廠里有經驗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實習指導或實習教師,定期給教師和學生做實習指導,如機電設備的調試與維修理論課、車床高級工實習等。通過他們對在校機電專業教師進行傳、幫、帶,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5.“搭”
有意識地安排理論教學的專業教師與實習教師搭檔教學,“理實搭檔”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能揚長避短,互相學習、研討,共同提高,共同向雙師型方向發展。同時,也可以安排優秀的雙師型教師和新教師搭檔教學,以老帶新,培養新教師理實同步發展。
隨著技能大賽制度越來越規范,不僅要比實踐操作能力,現在許多科目還加入了理論測試,在總成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更需要教師朝著“雙師型”教師的目標發展,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才能培養出新形勢下的優秀技術工人,才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才能適應新時期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楊君. 淺談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J].科技信息,2012(19).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