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傳統機械制圖教學方法的不足以及AutoCAD的優勢,研究了將AutoCAD植入機械制圖教學中的創新教學方法,并取得了有益的效果。
關鍵詞:AutoCAD 機械制圖 一體化 教學方法
中職學校在機械制圖課程的基礎上單獨設立了AutoCAD課程,兩門課程在內容上存在交叉,而上課時間和任課教師都不相同,使得教學出現重復,影響了教學效率。筆者對機械制圖和AutoCAD課程的改革辦法進行研究,以增強中職學校學生對機械制圖的理解,提高其對CAD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一、機械制圖的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中,通常是教師結合掛圖和實物模型演示等方法進行講授,教師在黑板上的繪圖量很大,在遇到復雜圖形的時候很難表達清楚,學生也難以理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另外,課程中一些結構復雜、尺寸大的零件也無法畫在黑板上,許多工程零件的形狀及裝配過程不能通過手繪進行完整而準確的表達,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的進程。可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地完成現代教學任務,亟需做出切實有效的改變。
二、AutoCAD的優勢
AutoCAD作為計算機制圖的重要軟件,成為了與機械制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首先,AutoCAD很好地代替了手工制圖,以顯示器替換了圖板和圖紙,鼠標和鍵盤替換了鉛筆、圓規和橡皮等作圖工具。此外,AutoCAD還提供了一些手工工具無法實現的功能,如伸縮變換和尺寸調整等等,從而大大提高了繪制機械圖的效率和質量,更為復雜的繪圖工作提供了便利,給工程設計和實現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作為一種繪圖工具,CAD通常和CAM技術相結合,實現了設計和制圖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是機械設計及制圖的一場革命。
三、植入AutoCAD的機械制圖教學
1.將AutoCAD植入機械制圖教學的必要性
機械制圖和AutoCAD兩門課程獨立教學的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機械制圖課程較為復雜抽象,中職學校的學生專業理論基礎較差,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學生在前期學習機械制圖理論內容時普遍感覺到有難度、枯燥,沒有學習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其次,學生在后期學習AutoCAD課程時已經將機械制圖課程的理論內容忘記,又給AutoCAD課程的任課教師帶來很多困難,嚴重影響了AutoCAD課程的教學效果。
2.植入AutoCAD的機械制圖課程設計思路
植入了AutoCAD的機械制圖教學課程,以機械制圖為理論基礎、AutoCAD為實踐技能輔助,二者有機地穿插與結合。新的授課方法擬在原有機械制圖課程的基礎上,于每個章節后面加入與章節內容相適應的AutoCAD教學和練習,形成“理論—手繪—計算機軟件制圖”緊密結合的三位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面以二視圖畫法的講授為例進行說明。
第一階段,教師在機械制圖教室用傳統的方法講解二視圖的理論基礎知識,并在黑板上做演示;第二階段,請學生用尺規工具做相應的手繪練習,加強感官印象和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最后,由教師用多媒體手段講解利用CAD繪制各種線型的畫法與技巧,然后請學生上機練習,進行CAD實踐操作。每一個章節都采用這樣的方法,從而真正的實現了機械制圖和AutoCAD的一體化教學。
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以后,評價學生的標準和方法也要相應進行改進,不但要求學生能夠識圖,還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實物模型在計算機上應用AutoCAD軟件繪制出基于二維平面的三視圖和基于三維空間的立體圖。因此,在考核過程中,要先給出實物模型,由學生自行測繪,并按照視圖要求用AutoCAD軟件制圖,最后根據學生的圖形表達能力和軟件運用能力進行評分。另外,相關院校要加強教材配套改革,組織教師編寫適應性的新教材。
3.將AutoCAD植入機械制圖教學的意義
AutoCAD課程對學生來說是生動形象的,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學生對CAD實踐操作的興趣比較濃厚,積極性也很高,從而容易掌握。此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優化了資源配置,將AutoCAD的內容融會貫通于機械制圖之中,將枯燥的理論基礎知識和生動具體的實踐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結論與反思
機械制圖和AutoCAD兩門課程的改革是中職學校專業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們要結合中職學生的知識結構、學校教學資源及生源的具體情況和社會需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改革成本,盡可能地加強對學生專業制圖能力的培養,強調課程的專業性與實用性,以實踐應用能力為評價標準,為培養高質量的新型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