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對技工學校學生的知識掌握、實踐能力、操作習慣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在學生評價方面轉變思路、改進做法。應通過教學評價,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以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關鍵詞:技工學校 評價方式 改進
一、評價主體應多元化
“評價的改革是教師教學行為是否改變的決定性因素”。在新課程改革的沖擊下,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將逐漸發生變化,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組織也應參與到課程教學評價中。
1.教師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不僅對教育活動負有直接的責任,而且決定著活動的方向。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幫助者,應該把自己的職責定位為:安排學習環境,引起學習動機,讓學生自由探討,持續地自我學習,使學生能夠發現、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應該越俎代庖,去解決本應由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改變原來那種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教師的授課技巧等方面的評價傾向,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收獲。
2.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程教學評價應該把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情況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教學效果的優劣是通過學生表現出來的。因此,在評價時,學生最有發言權。盡管學生的評價信息帶有其年齡段的一般特性和個體主觀性,但這對改善教學工作卻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離開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素質教育的目標就無法實現。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鍵在于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評價活動,并從中逐步實現將外在的評價目標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要求,最終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學生對教育活動、教師等各方面進行評價,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鍛煉教學藝術,也有助于交流師生感情,調節雙方的心理,不斷地改善師生關系。
3.家長
家長在教育評價中的地位也是客觀存在的,他們不僅關心子女各方面的發展狀況,還十分關注學校及教師的威望、水平與質量,并對其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向學校的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4.就業市場與用人單位
作為社會組織的就業市場也是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另外,技校學生的實習單位也是評價主體之一。盡管不同的企業對學生的需求不同,但是來自企業界的許多意見還是值得學校注意的。企業界人士認為,技校畢業生應具有企業所需要的技術適用能力,尤其是應該具有更多的能夠直接運用的技能。這就要求學生在一邊實習一邊上課時,也要聽聽企業的意見。
二、應注重形成性評價
平時要注重督促學生加強練習,使每一次的學習都能有所收獲,而且其進步能在總評價中得到充分體現??梢圆扇∪缦乱恍┎呗?。首先,教師明確宣布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由作業、上課及課外表現和課堂筆記幾方面構成。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放棄“臨時抱佛腳”的念頭,加強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同時,對期中、期末考試也進行改革,一方面強調基本功,另一方面多出結合實踐的應用型題目,給學生充分發揮的余地。
三、評價方法應靈活多樣
教學評價側重對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通過評價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例如,評改學生的作業時,教師可以首先面向每一個學生,亦即將所有的作業查閱一遍,評選出優秀作業與不合格作業,然后再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評改。對于作業中出現的較為集中的問題,抄在黑板上,教師啟發、引導,讓學生找出所存在的問題,給予修改、做出評價;對于個別性的問題,叫來學生,面批、面改、面評;同桌之間作業互批,這種方法在課堂訓練中用得較多;對于優秀作業,教師先進行點評,然后將其張貼在每班的學習園地,再由學生共同評議、共同提高。
課程評價對于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以筆者所教授的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為例,筆者在評價時注意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來評價。技工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而我們的學生畢業后并沒有多少人會專門從事繪圖工作,大多數學生是在流水線上工作,只要會看圖就行了。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就應建立以培養學生的識圖技能和空間想象力為主的教學目標。對一些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較高要求,要求其掌握繪圖技巧,而對基礎差的學生只要會看圖、識圖就可以。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南京鐵道車輛高級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