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校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英語教學難度很大。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在日常教學中要讓興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形式新穎化,教學內容多元化,并適當配以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不同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技校 英語課堂 激發興趣 學習動力
技校生大都學習底子薄、自制力差、情緒易波動、自卑心理較重,這些成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攔路虎,也讓技工院校英語教學成為教師們難啃的硬骨頭。但這些孩子模仿能力強,活潑好動,表現欲豐富,易受感動,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去捕捉這些閃光點,合理地將它們轉化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上要讓興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形式新穎化,教學內容多元化,并適當配以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語音室、電視、網絡等)和不同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如情景劇表演、學唱英文歌曲、原聲電影欣賞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告別原來課堂的沉悶,讓每一節英語課、每一位上英語課的學生都High起來。
一、上好第一堂課,堅定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念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技校生的第一堂英語課尤為重要。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上好第一堂課,讓學生重樹學好英語的信心,并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法開始學習。
1.講意義
教師通過簡要介紹,讓學生們了解到英語是當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全世界有70%以上的郵件或郵件地址用英文書寫;70%以上的科技出版物用英語發表;60%的廣播節目用英語進行;90%以上的國際會議以英語為第一通用語言;英語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之一;國際上的資料絕大部分是用英語發表的……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外資企業的不斷涌入,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的不斷引進,迫切需要大批熟練掌握英語的技術工人。因此,技校生學好英語對將來擇業就業大有幫助。
2.樹形象
作為一名女教師,筆者認為,在第一堂課要給學生留下清新、端莊、親和的美好印象。除注重儀表舉止外,在做自我介紹或和學生交流時,應根據課堂需要,盡量多地使用英語,展示自己流利的英語口語和良好的個人魅力,讓學生佩服,并對英語學習產生向往。
3.摸清底,解疑惑
教師可根據第一堂課的教學安排,讓學生用英語作自我介紹和相互打招呼,以此來了解學生英語實際水平,如遇學生不能用英語表達的,先允許學生講漢語,教師為他做英語翻譯,并要求學生記下,課后重新和老師交流。同時,教師可利用一定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諸如“怎樣才能學好技工英語?現在開始學習英語晚不晚?”等問題的討論,為學生解答疑惑,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4.定規矩
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大討論會使課堂氣氛漸漸升溫,活躍起來。下課前,教師應不忘對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在對學生有了一定了解,取得學生信任的同時,教師便可根據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說明英語教材特點、教學計劃和學習方法要領等,定好學習英語的規矩(上、下課、作業、活動要求和考核辦法等)。
二、情景劇表演,讓英語課堂變成學生表演的舞臺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們創造合作空間,讓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要更注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情景劇表演,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表達英語,此方法操作性強,效果明顯。
以技工院校所使用的《新模式英語》教材中“求職”單元為例。這時候,教材是腳本,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
1.編劇本
教師先將本課需掌握的單詞、句型講給學生,設計一個某大型百貨商場面試的情景,然后將全班學生按英語水平強弱互補的原則分成幾個小組,每組6人左右。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應聘稿寫法、面試禮儀、常用語等相關信息資源,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師的宏觀監控下,各小組將每個組員收集的信息通過分析、討論、彩排、綜合等方式,進行甄別篩選,整理成脈絡清晰的情景劇本。教師則穿插在各組學生中間,對每組“劇本”的語法規則、句型結構、表達方式等一一把關。
2.表演
教師根據各組情景劇本,協助學生們營造出貼近真實的“面試”場景,讓學生融入其中。各小組在規定時間內依次演出,通過角色分配,“面試官”和“應聘者”在模擬的情境中,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剛學過的單詞和句型運用其中。既強化單詞和句型的記憶,又大大提高實際應用能力。“演員們”通過自我表現、成果展示,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興趣、交際信心都不斷增強。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開口,都有表現機會,都有所收獲。
3.評價
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各組每位表演者的語言形式(發音、詞語、句型、語法等)、表演、真實性等各方面自由發表評論。通過自我評價、小組總結、學生代表點評將一個個閃光點呈現在師生面前。接下來,教師從全局出發,對各組的表現進行正面點評,對表現好的用“Very good!”、“Excellent!”來表揚,對表現一般的,用“Good!”來肯定,對表現欠佳的用“Try again”來鼓勵。同時,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合理運用獎勵機制,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三、學唱英文歌曲,將時尚轉化為學習英語的動力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興趣既是推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強大動力,更是良師益友。愛唱愛跳,追求時尚潮流,是每個處于青春期技校生的本色。筆者試著在教學中適當引入英文歌曲欣賞的環節,利用課間或教學間隙播放。這些歌曲都是在課下廣泛征求學生意見、精挑細選的,確定好歌曲后,我會要求學生通過上網、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歌曲相關信息,再由課代表收集好交給我,我再選擇必要的內容翻譯成英文,做足歌詞、歌手背景、歌曲意境、語法等方方面面的功課。學生每每在欣賞歌曲之余,聽著教師將他們自己找到的材料翻譯成的英文,參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聽力,培養語感,又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很多學生認為,在校園里會哼唱英文歌曲很有“范兒”,很時尚,讓人羨慕。抓住了學生的這個心理,我適時地將學生們的時尚追求轉化為學習英語的動力。每學期要求學生至少學會一首英文歌曲,定期在班內舉辦英文歌曲挑戰賽,每期選出擂主,并給予適當的小獎勵,有的學生甚至在系、學院的聯歡會上一展歌喉,大秀英文歌曲,賺足了“面子”。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則起好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個人都積極地投入到語言學習活動中,“啞巴英語”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四、英文電影、視頻欣賞寓教于樂,活躍課堂氣氛
大多數技校生都喜歡看好萊塢“大片”,在教學中,筆者嘗試引入精彩英文電影、視頻欣賞,活躍課堂氣氛。眾所周知,英文原聲電影具有語境真實、語言地道、對白精彩、音效及視覺沖擊力強等特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一些精彩片段進行觀摩,讓學生能融入語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斷刺激學生的感覺和聽覺器官,大大激發和調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過,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每次只能播放一小段。筆者就要求學生們課下經常看一些英語原聲電影,師生們定期開展觀影心得交流,做到寓教于樂。
2011年,李娜在法網奪冠震驚世界,賽后她用十分流利的英語發表獲獎感言,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運動員的精神風貌,更是震撼了整個中國體育界,就連中國乒乓球隊都規定主力必須學英語,倫敦奧運會奪冠后用英語接受采訪。這段視頻在課堂播出,同學們反響強烈,大家為中國運動員賽場內外的風采而喝彩,為娜姐的英語口語而折服,學習英語的興趣越發濃厚。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引入網絡資源,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引人入勝
多媒體教學以其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豐富性、趣味性等特點,可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增加了學生的新鮮感和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互聯網時代,網絡對技校學生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時機,改變作業形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英語學習資料,并加以概括、整理、組織,制作成英文課件,在課堂上展示匯報,通過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進行信息的分享與評價。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均得到相應的提高。
當然,僅靠課堂45分鐘的時間,學好英語是遠遠不夠的。師生間可以通過郵件、QQ群等方式在課下交流溝通,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監督、幫助和分享。教師還可以根據學校、學生的情況,積極開辟英語第二課堂,引導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拓展、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保持住學習英語的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學好英語,興趣是前提,快樂是源泉。英語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適當運用先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變 “要我學” 為 “我要學”,“我樂學”。這樣,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一定會在課堂上點燃起來,英語課會更具吸引力,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會更加成功。
參考文獻:
[1]劉園,吳玉玲.淺析英文原版電影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應用[J].安徽文學,2011(9).
[2]李萍.如何上好第一堂英語課[J].衛生職業教育,2009(5).
[3]孫雯.新模式英語的教學淺析[J].海外英語,2011(11).
(作者單位:唐山勞動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