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生對物理現象具有一定的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在物理教學中除了搞好理論課教學外,必須從實際出發,重視和強化物理實驗教學,充分體現物理實驗的直觀性、規律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課的興趣,使理論與實驗密切聯系,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達到輕松教與快樂學的目的。
【關鍵詞】強化物理實驗;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物理規律
一、課前備課要充分
上實驗課應當與上理論課一樣備課,認真寫好教案和做好實驗過程設計。另外教師還必須提前演練每一個物理實驗,掌握在實驗中容易產生的一些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實驗教學中做到萬無一失。在每次實驗課前,必須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讓學生對所做實驗內容進行預習,寫出實驗預習報告。通過寫實驗預習報告,可以讓學生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從而避免出現學生盲目實驗;二是在學生獨立進行物理實驗前,抽出適當時間,在實驗室給學生介紹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發生的故障,說明每一個實驗的關鍵所在,減少學生盲目操作所造成的實驗儀器損壞。在高職學校的物理課理論教學過程中,物理演示實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這種直觀而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對學生認識物理現象和理解物理定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有的教師輕視課前演示實驗的準備,結果造成演示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致在課堂上手忙腳亂,往往讓學生“強行”接受結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認識存在問題,對演示實驗教學不重視或持懷疑態度;二是疏忽大意,認為實驗內容簡單,學生在中學做過或曾看見別人做過;三是怕麻煩。這些都是演示實驗教學中應該克服的現象。教師在演示實驗課前第一要準備好與實驗有關的全部儀器、材料;第二是在課前反復操作,直到熟練為止,對于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及時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時間,注意與教學進度緊密配合;第四是教師要考慮除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也可以對現有的實驗作必要的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第五是要考慮在演示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二、精心做好隨堂實驗
隨堂演示實驗一般是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這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一邊進行新課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由教師的邊教邊演示變為學生邊學邊實驗,學生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集中注意力,進行積極的邏輯思維,易于理解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這完全符合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隨堂實驗跟分組實驗相比,其優點一是能更好地讓學生做到人人動手、動腦,跟隨教師一起實驗,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與鉆研的興趣;二是能更好地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實驗認識物理現象和掌握物理規律,其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要搞好隨堂實驗,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充分利用現有器材,配合以自制教具,發揮它們的作用。隨堂實驗要求人手一套器材,只有充分利用現有器材和師生自制教具,才能滿足需求,保正隨堂實驗順利進行。二是深研大綱,結合教材,以生動、富有懸念或意料之外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來進行。通過隨堂實驗教學后,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不僅掌握相關的概念和規律,而且培養了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實踐第一的觀點,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充分展示實驗的趣味性
高職學生對于直觀的東西興趣比較濃厚,而對于一些抽象的東西卻“難入角色”。由于他們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進行實際操作,在課堂教學中加強了實驗教學,多給他們動手的機會,教師要在展示演示教學的同時引導學生觀察,不斷啟發提問,讓學生分析、討論,忌唱獨角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實驗的結論合情合理地被推導出來。
四、開放物理實驗室
實驗室的開放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分組實驗課中空間和時間上的延伸,彌補以下三點不足:一是個別學生由于自己動手能力較差,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方法不規范,造成實驗誤差很大,沒能很好的完成物理實驗;二是個別學生因物理實驗小組人數較多而缺少動手機會。因此,對做過的實驗還感到陌生,甚至對實驗過程還不了解;三是有的學生由于實驗操作中儀器突然出現故障,影響了實驗任務和順利完成。上述這三種學生都有一種重做實驗的強烈欲望,如果開放了物理實驗室,給這部分學生提供了重新動手的機會,學生對此十分珍惜,對培養學生的愛好和特長以及創新思維都是十分有益的。
五、加強分組實驗
首先,要從加強設計性實驗的訓練開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設計性實驗是由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自己進行設計和實驗。它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靈活運用知識和技能、進行創造性思維和實踐的能力。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時,應注意如下幾點:(1)精心設計實驗課題。課題可大可小,大的如課本上的設計性實驗,小的如一道實驗練習題。無論規模如何,都要力求使學生感到有探索價值和設計的必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對加速度的測量時,可以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物理原理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別設計出機械能守恒法、單擺法、落體法以及重力加速度測定儀法等各種方案。(2)在設計過程中要十分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鍛煉。要把設計方案變為實踐,需要解決許多問題,教師應起指導作用,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放任不管。有時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碰釘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問題。在實驗成功后,組織學生匯報討論,交流成果,使多數學生受到鼓舞,這樣就能充分發揮設計性實驗的作用。其次,改驗證性實驗為學生自主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教材中屬于驗證性、測量性的實驗較多,教師應有意識地將一些傳統實驗改變為學生自主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讓學生自己通過對實驗過程設計,寫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記錄等,構建一個完整的實驗報告框架,然后學生自己通過物理實驗對實驗現象、數據進行分析合比較,最后自己總結,找出物理規律,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這是一種學生的主動探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學習興趣和對物理定律有一個深刻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極大地幫助。
六、巧用演示實驗
(1)設置物理情景誘發學生出現懸念,然后再做演示實驗,使學生思維出現矛盾,建立起懸念,再重做實驗并加以分析,解決懸念。學生對于一些具有感性支持的材料往往能很好地進行判斷推理,而對于一些比較抽象和困難的材料就常常有胡猜亂撞或違反邏輯的情況,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及時糾正不合邏輯的論斷。(2)演示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觀察鮮明生動的物理現象,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高中剛畢業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是很強,經常需要具體直觀的感性經驗支持,因此,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選擇與抽象概念和規律有關的直觀形象作為支柱,就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并掌握這些概念和規律。
總之,通過重視物理實驗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在物理實驗過程中了解物理現象,掌握物理知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創造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三慧.大學物理學(第2版)[J].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李洪業.關于中學開放物理實驗室的做法和體會[J].物理實驗,2000(7)
[3]陳小玲.巧用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境[J].物理實驗.2000(9)
[4]智麗珍.對加強高職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探索[J].技術物理教學,2005(4)
[5]周圣源.高工專物理學[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