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對人類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起著引領性的重要作用,教師也是社會期望值較高的一個職業。常聽人告誡說,教師要愛職業,更要愛學生,我并不否認這種說法,但我還認為,教師也要學會愛自己,教師愛自己與愛學生同樣重要。
身邊有很多教師,每年健康體檢都查出不少的疾病。比如,許多教師每天站立數小時講課,導致靜脈曲張,腿腳腫脹;每天吸入大量的粉筆灰,導致慢性咽炎,支氣管炎,聲音嘶啞;長期伏案工作,導致肩頸不適;經常無法按時飲食,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常年郁結無法排遣,導致心理障礙等等。所有這些疾病的產生,都是教師太苦、太累,再加上不懂得愛惜自己造成的。
教師愛自己,是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保證
教師愛自己,是家庭所盼。教師不應該是一個完全屬于工作的人,大多數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引路人,還是家庭的經濟和精神支柱。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好的身心是家庭和諧、健康的基石,好的家庭環境又是工作充滿激情的恒久動力。所以,愛自己,就是愛家人、愛家庭。
教師愛自己,是社會所需。人是社會最主要的組成元素,人不可能完全獨立自主存在,合群、合作是現代人的重要特征。只有愛自己,才會更愛他人,更愛社會,也才會更易為他人接受,為社會包容。就會形成合力,縮短個人成長周期,更有成就感。所以,愛自己,是和諧社會的需要。
教師愛自己,是職業所屬。教育事業的崇高神圣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職業幸福感,愛自己是產生職業幸福感的重要保證,就不會因暫時的挫折而氣餒,就不會喪失追求教育理想的信心。而幸福感是很容易傳染的,學生是最易感的人群,學生會因教師的幸福而感覺自己的幸福,學生臉上洋溢著不加修飾的燦爛,正是教育效果最佳時。試想,當師生一直被幸福環繞,教育的理想化不就現實化了嗎?
教師要主動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快樂
教師要善于制定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一個人沒有奮斗目標,不管干什么事,時間久了就會不思進取,產生厭倦情緒。但目標制定得太高了,往往會使人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就像登山一樣,一步不能從山底登上山頂,如果用沿途的景點來分解漫長的登山路程,就可以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自信中逐漸接近山頂。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現在處于什么階段,要達到什么目標,通過幾個階段達到自己的目標,采取怎樣的途徑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希望外界環境為自己的成長提供怎樣的幫助等等問題有個明晰的認識。要善于把最終奮斗目標化解為若干個容易實現的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在不斷實現小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就能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享受教育帶來的幸福,這樣,工作中的倦怠癥也會離我們而去。
教師要善待自己。責任心很強的教師,事事不甘人后,習慣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傾注在工作中,往往忽略了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他們往往由于工作任務繁重,工作節奏較快,工作環境相對封閉,很少為自己留有放松的時間,有時候還會輕傷不下火線。這種長期的滿負荷的高速運轉,不均衡的生活,會使教師處于不良的心理狀態之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優秀教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常常是以犧牲身體、犧牲親情、犧牲家庭為代價的。可以說,這樣的教師,值得我們敬重,但是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我們不是苦行僧,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種詩意的、享受教育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教師要學會溝通。再優秀的教師也是個有著七情六欲的常人,他們付出的努力也渴望得到肯定,取得的成績也渴望得到表揚,遇到的難題也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工作中的失誤也渴望寬容和理解,生活中的困難、苦惱也渴望得到關愛和扶持。領導、同事和社會的主動關心、問候、幫助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我們渴望得到關心、問候幫助的同時,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個優秀的人而無形中給自己套上精神枷鎖,我們也要積極主動地去同各方面溝通,在溝通中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在溝通中增進了解,獲得戰勝困難的力量,心情才會更陽光。
作為教師,我們沒有理由整天緊鎖眉頭,在自怨自艾中消磨時光,那樣的人生太沒有價值。教育,本該屬于幸福,沒有教師的幸福感,就很難有學生的幸福感。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一種享受;不是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我們在付出智慧與汗水的同時,也要主動地去追求那份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收獲豐盈人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學校 本專題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