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組第13課《白鵝》。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部分詞語。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
2.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運用對比、擬人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 在感悟用詞的準確、描寫的風趣中獲得愉悅的語言體驗;體會仔細觀察的妙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感悟文中用詞的準確,涵詠風趣的語言,體會到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詩畫導入,漫談“白鵝”;
二、三讀課文,初感“高傲”;
三、識字寫字,積累詞匯。
【設計意圖:以“詩畫”這一經典的語文意象導入新課,走進文本。通過自讀,互讀,默讀等形式的讀書實踐,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再借助填詞練習,既引導體會詞語含義,掃除了詞語障礙,又進行了詞語運用的實踐,培養提煉詞語能力。而識字寫字教學則通過聯想形近字,形成字串,提升識寫效率。在當堂識寫中寫好字。】
【第二課時】
一、聽寫導入,詠讀詞匯之意蘊
1. 聽寫詞語:
左顧右盼 厲聲呵斥 步調從容 大模大樣 三眼一板 從容不迫 架子十足
4生板演,每人按次寫2詞,最后一個寫1詞。結合板演,評點字形掌握與書寫情況。
2.反復詠讀詞語,聯系上節課初讀課文所學,說說,讀著這些詞語,你感受到了什么?(描畫出了白鵝的“高傲”)
3. 出示文中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指名讀,讀出作者對白鵝的高傲之感。(板書:高傲)
借助聽寫詞語,引導補白:白鵝的高傲,體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設計意圖:當場聽寫詞語,作用有三:一是檢驗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二是了解書寫情況,促進書寫水平的提高;三是巧妙引出中心句,進而聚焦“高傲”,反復詠讀,既復習舊知,又進一步體會詞語所包含的意蘊,將詞語學習與整體把握課文有機結合起來。】
二、比照精析,品讀語句之靈性
1.文中又是怎樣描述這只“高傲”的白鵝呢?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2.生自讀,感受品味。
3.交流:
(1)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出示句子,比較閱讀:有生客進來,鵝會厲聲叫囂,如果籬笆外有人走路,它引吭大叫,超過狗的狂吠。(讀一讀,品一品: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作者通過這些詞語,寫出了鵝的高傲。再讀,讀出句子的味道來。
(2)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
引導:誰知道凈角出場是怎樣的?用句中的詞語形容?(步調從容,大模大樣)觀看戲劇中“凈角出場”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凈角出場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
像凈角出場一樣的鵝,是怎樣走呢?請欣賞這一段文字描寫,出示下一篇課文《白公鵝》中的一段話:“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量著每一步。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引導結合戲劇視頻體會白鵝的步態和作者的描寫)
小結,鵝的步態,豐子愷結合戲劇中的“凈角出場”來比喻形容鵝的高傲,而葉·諾索夫則用細致描寫來體現。各有千秋,各有精彩。請再從容地讀一讀,邊讀邊聯系視頻,想象畫面。
(3)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引導:這體現了鵝的什么特點?哪個詞語強調這種習慣是一絲不茍的?(一定)
小結:這就是“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就是鵝老爺的脾氣。再讀一讀,感受一下。
(4)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引導:讀著這句,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小結:作者通過擬人的手法,寫活了白鵝。
(5)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引導:非……不可,這句話,誰可以換一種說法。如:一定要有一個人伺候。比較讀一讀,體會“非……不可”用法的好處。
同學們能用“非……不可”來形容這只白鵝其他特點嗎?
范例:①鵝吃了一口飯,非要吃一口水不可。②鵝看見籬笆外有人走過,非要引吭大叫不可。
4.結語:豐富的詞語,生動的比喻、擬人,讓我們感受到鵝的架子十足,鵝的高傲的有趣形象。這就是作家語言藝術高明之處,值得我們學習。
【設計意圖:緊抓關鍵詞語,通過比較換詞,誦讀品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借助直觀視頻,體會作家用詞的精確。在誦讀中,感悟作者幽默的文風,高超的文筆,從中領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在反復詠讀中,領悟本文充滿靈性的言語表達。】
三、延伸閱讀,體悟作者之情意
1.作者語言的精妙還體現在一些句子中。出示:①好一個高傲的動物。②真是高傲的動物。
比較朗讀,發現什么特別之處嗎?(“好一個”藏著作者的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再讀體會。
2.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詞匯呢?
(鵝老爺,不亞于,真是……)
3.找出帶有這些詞匯的句子讀一讀,讀出作者對白鵝的情感來。
4.原文拓展,加深體驗:這篇課文是節選于《沙坪小屋的鵝》,原文中還有許多表達作者對白鵝情感的句子,現在請同學欣賞。
(1)除了托庇三年的情感以外,我對這小屋實在毫無留戀。因為這屋太簡陋了,這環境太荒涼了;我去屋如棄敝屣。倒是屋里養的一只白鵝,使我戀戀不忘。(出示豐子愷漫畫——《沙坪小屋》)
(2)因為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只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3)凄風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時,推窗一望,死氣沉沉;惟有這偉大的雪白的東西,高擎著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獨步,好像一個武裝的守衛,使得這小屋有了保障,這院子有了主宰,這環境有了生氣。
(4)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幾天,我把這鵝送給住在小龍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幾天內,頗有異樣的感覺。……所以這禽鳥比這房屋更是牽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戀。現在我寫這篇短文,就好比為一個永訣的朋友立傳,寫照。
5.討論:從這些句子中,你們感受到什么?
6.帶上作者的情感再讀全文。
【設計意圖:抓住中心句中的關鍵詞和文本中的調侃性詞語,反復咀嚼,從而體會文本的意蘊。再通過適度的拓展,擴大閱讀面,加深對文本內在情感的體驗,促進語言的學習。】
四、自主交流,探尋文本之秘妙
1.你覺得文章寫得怎么樣?你最喜歡哪些地方?能說出為什么嗎?
2.生述,師相機引導。
預設(1)詞語句子用得好。(運用成語,擬人比喻,形容生動,語言幽默)
預設(2)總分敘述好。(先總述鵝的高傲,再具體寫鵝的叫聲,步態,吃相的高傲的特點。除了全文這樣寫,文章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都采用了總分的結構來寫)
預設(3)過渡句寫得好。(“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晰)
……
結語:這些方法我們從文中體會到了,那么了解了就夠了嗎?對,還要學會運用。比如大家要寫自己家的貓的特點,狗的特點,雞鴨的特點,都可以采用作者的這些方法展開寫。另外,作者能寫的如此生動離不開什么?(詞語積累,仔細觀察,用心體會)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學生充分交流,體會文本秘妙后,引導學生明白要學會運用,從而實現讀寫結合。而思考作者寫得好的緣由更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去探究文本秘妙。】
五、反復誦讀,回味言語之精妙
“好文章,不厭百回讀。”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覺得寫得精彩的部分,自由地,有滋有味地讀讀,有能力的也可以背下來。
【設計意圖:誦讀之,涵泳之,自然能有效地提升語文素養。】
六、擴展閱讀,預學下文待精彩
1.閱讀豐子愷爺爺原版文章《沙坪小屋的鵝》和其他作品如《養鴨》《阿咪》《白象》等其他寫動物的文章。
2.預學《白公鵝》,想想在俄羅斯作者葉諾索夫筆下的鵝有什么特點,他與豐子愷爺爺的寫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閱讀,既能有效推動閱讀興趣的培養,還能加深對作者相似文本的寫法體驗。預學應追求有效性,在本文學習的基礎上,安排預學下文,進行比較閱讀,能提升預學效果。】
(作者單位:福建羅源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