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組第16課《風娃娃》。
【教學目標】
1.會認“抽”等12個生字,會寫“夫”等8個字,積累課后“我會讀”中“趕緊”等8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重點句段的語氣,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難點:在讀文識字、習得語言的基礎上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看視頻,激發興趣
1. 猜謎語:看不見,摸不著,小時紅旗飄,大時樹枝搖。猜一自然現象(風)。
2. 看視頻(風吹柳枝搖、風車車水、狂風卷大浪、大風吹掀房頂等有關刮風的視頻),談談有什么感受。
3. 激趣導入:這節課,老師帶來一位與風有關的新朋友(板書:風娃娃),大家親切地和他打個招呼吧!(生讀課題)風娃娃長大了。風媽媽對他說:“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幫人們做許多事。”風娃娃究竟會幫人們做哪些事呢?讓我們趕緊拿起課本讀讀課文吧!
【設計意圖:猜謎語與看視頻能夠很快地調動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幫助學生了解了風的特點,辯證地感受到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時對人類有利,有時又會帶來災害,對領悟課文道理有一定的幫助。】
二、讀課文,找感受,感知文意
1. 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標出自然段,借助生字的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畫出生字詞,在難讀的地方做個記號。
(2)同桌互讀:選擇最難讀的地方讀給同桌聽,互相提提意見。
(3)指名輪讀:每人讀一段,集中檢查指導,糾正讀音,指導讀好停頓。
2. 找感受,練習朗讀。
(1)找感受:風娃娃幫人們做了許多事,感受卻是不一樣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第四至八自然段)描寫了風娃娃的感受,請找出來。
(2)練習朗讀:誰能讀出兩段話不同的語氣呢?(指導讀出高興時的上揚的語氣和傷心時低沉的語氣)課文里哪些自然段寫了風娃娃幫人們做了好事?哪些自然段寫了風娃娃做了壞事?請試著用不同的感情讀讀這兩部分的內容。
3. 抓要點,感知文意。
(1)默讀思考:風娃娃做了哪些事?誰能試著用上“吹”字來概括。
(2)交流梳理:吹轉風車、吹動帆船、吹走風箏、吹跑衣服、吹折小樹……
(3)整體感知:讀了幾遍課文,我們知道課文寫了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得到人們的感謝;也做了一些壞事,受到人們的責怪。
【設計意圖:舍得花時間引導學生讀書,在讀中糾正讀音,識記生字;接著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風娃娃兩次不同的感受,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落實讀的要求;而后緊扣“吹”字把握課文要點,梳理課文條理,整體感知文意。】
三、捕信息,填表格,習得用法
1. 在文本語境中,獲得語用規律。
(1)導學第二自然段(吹轉風車)。
①隨文識字,理解語句。
齊讀第1、2句,提醒多音字“轉”的讀音,利用課件出示風車車水的視頻,直觀感受到“抽”和“斷斷續續”在句子中的含義,并指導讀出風車慢轉、水流斷續的情景。
引讀第3至5句,隨文識字:誰知道“吸”為什么是口字旁?誰來模仿風娃娃做做“吸”和“吹”的動作?誰能把風娃娃的動作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引讀整段。風娃娃就是這么用力地吹著,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被抽上來的水奔跑著,向田里流去。引讀:“秧苗……高興極了。”
②填寫表格,感受句式。
(2)自學第三自然段(吹動帆船)。
①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自由讀第三自然段,結合插圖說說,風娃娃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②讀文填表,獲得語言規律。
2. 在語言操練中,豐富語用經驗。
(1)師范讀第五至七自然段。生思考:風娃娃來到廣場上,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生根據表格提示,練習說話。(相機理解和積累詞語“搖搖擺擺”“無影無蹤”“傷心”“責怪”等)
(3)拓展想象:第七自然段有一個“……”,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風娃娃還會幫助人們做什么事,你能展開想象說一說嗎?
3. 在“學”“用”結合中,磨練語用技能。
分別將“吹轉風車”與“吹走風箏”兩個語段變序概括成像小詩一樣,再讓學生仿寫,如:
風娃娃看見風車慢慢轉,
他深吸一口氣向風車吹去。
抽上來的水奔跑著,
秋苗喝足了水笑了,
風娃娃也笑了。
風娃娃看見孩子在放風箏,
他深吸一口氣向風箏吹去。
風箏被吹跑了,
孩子們傷心極了,
風娃娃也傷心極了。
風娃娃看見______________,
他深吸一口氣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搖笑了,
風娃娃也笑了。
風娃娃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深吸一口氣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傷心極了,
風娃娃也傷心極了。
【設計意圖:借助文本具體的言語環境,勾勒出富有規律的語用現象,在現象的多次重復中讓學生獲得語用規律;接著指導學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精選并緊扣語感因素很強的地方,進行復述、模仿,進一步體會課文的用語規范,把握課文的語言邏輯感,從而獲得語用經驗;之后結合閱讀感受,變化文本語序概況成小詩,設計寫話訓練,讓學生優化閱讀感悟,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道,發展語用技能。】
四、啟聯想,促對話,初悟道理
1. 啟發聯想,角色對話。
當風娃娃做了好事,人們為了感謝他,會對他說些什么呢?當風娃娃做了壞事,人們又是怎么責備他的?(課件出示:風車轉得______________ ,抽上來的水奔跑著,向田里流去。禾苗喝足了水,笑著說_______________。”船在水面上____________地行駛,纖夫們笑了,一邊收起纖繩,一邊高興地說________________。”風箏被吹得______________,孩子們傷心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曬的衣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們生氣地說______________。”路邊新栽的小樹被________________,小樹難過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聯系生活,初悟道理。
(1)引讀辨析:現在讓我們一起讀讀課后“學習小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些什么呢?
(2)小結明理。
(3)拓展說話:風娃娃年紀也(還)很小,你能給他一些建議嗎?如,在生活中我們什么時候需要他用力吹,什么時候只要他輕輕吹?
【設計意圖:利用文本的兩處空白,設計說話的訓練:一是把自己想象成秧苗、纖夫、孩子、小樹等,聯想風娃娃做好事和做壞事時的情景,設置情境對話;二是以學習小伙伴的身份說說,人們為什么責怪風娃娃,你能給他一些建議嗎?通過引導學生想象,進入文本營造的情境,感同身受地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對話訓練既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又道出了文字背后的“聲音”。】
五、看字形,析結構,指導寫字
1. 指導觀察,歸類分析:“夫、表、示、號”為獨體字或上下結構,寫的時候注意上緊下松、重心在中;“汗、傷、吸、極”為左右結構,寫的時候注意左窄右寬、注意筆畫的穿插。
2.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3. 自主評價,互相展示。
六、設練筆,促探究,延伸課堂
1. 如果有興趣,請以“風娃娃來到校園里”為開頭,寫一段話。
2.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風的知識,請查閱課外書或上網搜索。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第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