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教學名師都是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多的榮譽,也贏得了社會的贊譽。然而,作為優秀教師,僅僅是奉獻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課,尚難以體現名師的價值。就社會貢獻而言,教師需要通過對自己的教學思想、策略的梳理,讓更多的人獲益;就個人而言,自己在教學中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經驗需要通過總結而讓自己進步。因此,總結、概括自己的教學,是名師應盡的社會義務。我們認為,名師對自己教學的總結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成長歷程
每一個名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長歷程,總有一些人、一些事對自己的教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對自己成長歷程的總結,可以采用敘事的方法,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典型事件或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人做描述。在描述中,應當注意將自己成長中的影響因素加以概括。
二、教學理念探索
名師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教學,一般說,名師都是經過多年的自我探索,形成了具有獨特個人魅力的教學特性,在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總結時,應當注意總結如下內容:
首先,是教學理念。每一個教師都應當有自己的教學理念。我們可以打個比方,當我們說起某個教師在課堂上有著某種典型的行為時,就會不約而同地知道他是誰。教學理念就是自己對教學的基本看法,在教學中,一般表現為諸如對教師與學生、教與學、教材與課外讀物、教法與教學途徑、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評價等等的認識,對于名師來說,這種教學理念應當符合當代教學改革的趨勢,符合學生的特點以及與自己的個性特質相符,同時又要具有獨特性。
其次,是教學風格。教學風格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并較為穩定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語言、教學風度的集合,是最能體現教師個人魅力與教學藝術的方面。實際上,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優秀教師都具有較能吸引人的教學風格,一個教師與別人不同的點就在于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們鼓勵名師對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出總結與概括,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認識這個教師及其風格,同時,也能使教師在專業成長上豐富與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
再次,是教學智慧。教學智慧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藝術化地解決教學問題或處理偶發事件。每個教師都會面臨各種環境的變化,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處理方式,他們可能處理得體,也可能有所失誤,對教學智慧的總結,可以使名師在專業成長上為大家提供較多的案例,也促使大家能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加以檢視。
對教學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多數名師慣于對自己教學細節的探索,而難以為他人所借鑒,因此,對自己教學理念或理論層面的總結,就是教學探索較為重要的內容。
三、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想盡辦法試圖使教學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但在教學總結中,許多教師只是從教學方法的角度對教學策略做分析,導致總結總是在一些較低層面的展示,忽略了對方法的概括及適用范圍的限定。所謂教學策略,是教學方式方法的恰當應用,是在某種情境之下對方式方法的靈活與智慧的選擇。一般說,名師都有一些自己相對滿意的課,對課的總結,就應當是對教學方式方法何以做出某種選擇的思維方式的分析,進而總結出在某種情境下選擇某種教學策略的合理性的探索。
四、課的探究與反思
名師一般都有自己得意的課或對某一教學內容的獨特感悟,因此,對課的探究與反思,就是名師成長的有效方法。探究與反思,不是看他人對課的正面評價如何,而是關注如下問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過程、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過程的處理、學生發展狀況等,對這些方面的分析,重點是反思自己在各方面的獨特性及對教學原理的符合程度,更為重要的是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而在對某一教學內容自我探究的總結上,則應當注意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和教學策略的研究。
(本欄目責任編輯:黃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