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49、50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發展多樣思維。
2.讓學生感受到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教學重點】運用“滿十進一”的規律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滿十進一”的運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課外書嗎?誰能說說你喜歡看什么書?你們有買過書嗎?
師:好,同學們說得很不錯,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學的孩子。今天,和老師一起去買書,好嗎?(板書課題:圖書館)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最近開了書店,里邊的書可真多,我們快去看看吧!
1.仔細觀察這幅圖,說一說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2.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指名說,并進行相應的板書)
(1)《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汪汪樂園》和《淘氣歷險記》一共有多少本?
(3)《汪汪樂園》和《咪咪學校》一共有多少本?
(4)《海底世界》和《咪咪學校》一共有多少本?
(5)《海底世界》和《淘氣歷險記》一共有多少本?
(6)《淘氣歷險記》和《咪咪學?!芬还灿卸嗌俦??
3.梳理問題。師:我們班的同學真厲害,一下子就提出這么多的數學問題,那(4)、(5)、(6)這三個問題,你們能自己解決嗎?(指名說,教師進行相應的板書)那第一個問題呢?
【設計意圖】這三個問題學生能夠直接口答算式和結果,因為它是已學的一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問題。而第(1)、(2)、(3)問題是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加法問題,學生不能直接回答結果,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 學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
師:《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知道該怎么解決嗎?
師:你可以先列出算式嗎?
生:28+4。
師:那“28+4=?”呢?請大家獨立思考,想辦法計算出“28+4”的結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師:現在你們4人一組,討論交流你們的算法。交流時先想好準備說哪幾句話,怎樣說才能讓別人聽懂你的方法,聽不懂的要問。(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師巡視了解,參與討論)
2. 交流算法。
師:哪位同學先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用的是擺小棒的方法,(讓學生上臺演示)從28根小棒中散著的8根小棒里拿出6根跟4湊成1捆,原來的2捆加上新湊的1捆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2根就是32根。
生2:我把28分成20和8,8加4得12,20加12得32。
師:說得很好,聲音又很響亮。老師很喜歡!
生3:我的算法不一樣。我是把4分成2和2,2加28等于30,30加2等于32。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生4:我先用28加10等于38,38減6等于32。
師:你的算法很有創造性!真了不起!咱們把這種算法叫做“××算法”。好不好?
生5:我會列豎式。
師:你來說說,你是怎樣列豎式的,好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豎式:
2 8 邊寫邊提問:4為什么
+ 4?搖 要寫在8的下面?為什么
———— 要進一?為什么要先算
3 2 8+4=12?(可結合小棒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多方面感受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了解別人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學會傾聽。讓學生從多角度探究“28+4”的算法,有利于進一步明白算理,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有較大幫助。
(3)總結各小組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這么多算法,你最喜歡哪種算法?能說說理由嗎?
師:同學們真不錯!不但自己想出了方法,還能對這些方法進行比較,積極學習別人的好方法。
師: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積極,每個小組合作得非常好,我們解決了“《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這個數學問題,那么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或是你欣賞的計算方法解決剛才提出的第(2)、(3)問題呢?請在小組里和你的同伴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再一次進行小組活動,用自己欣賞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們暢所欲言!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課件出示圖片“森林醫生”。
師:你們看誰來了?它不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里有3棵“小樹”生病了(計算錯誤)。小朋友們來幫它確診一下小樹的病因好嗎?(指名板演,并說說病因,集體訂正)
師:小朋友幫助小樹治好了病,謝謝你們。今后用豎式計算,一定要細心認真,不要讓小樹再生病了。
2. 課件出示圖片“排隊圖”。
師:我前面5人,后面17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活動:小組內可模擬演示一下,幫助理解題意。
師:說一說,5+17+1=23(人),為什么要加上“1”,“1”代表誰?
【設計意圖】在設計練習的時候考慮了形式的多樣性,并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在學好知識的同時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添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信心。
四、課堂小結,自我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你認為自己學得怎么樣?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