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筆者隨教育代表團前往山東杜郎口中學,聽了幾節隨堂課.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隨感.
“超市式”的課堂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課堂形式.學生在課堂上像在超市里一樣,根據自己的需要汲取知識.它徹底摒棄了傳統的賓主教學模式.學生有疑問權、表演權.墻壁三面黑板,學生板演過程及結果便于觀察,過程指導,結果校正,即時高效.
然而,在一片繁華熱鬧背后,是否真正做到了每一個同學的“三動”(動腦、動手、動口),學生的參與面究竟如何?每一次課堂進行過程中,老師都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然而每一次我都發現有個別學生坐在下面默默不語.基于此,筆者認為,“超市式”的課堂還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其一、教師在課前要認真設計交流學習的內容.前天,我聽了一節課,老師講評的是去年蘇州市的數學模擬卷.在講最后一道題目時,老師投影出了一道變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變題:已知A(-1,0)的動直線l與圓C:x2+(y-3)2=4相交于P,Q兩點,M是PQ中點,l與直線m:x+3y+6=0相交于N.
(1)求證:當l與m垂直時,l必過圓心C;(2)當PQ=23時,求直線l的方程;
(3)探索AM#8226;AN是否與直線的傾斜角有關?若無關,請求出其值;若有關,請說明理由.
結果是全班48個同學(分為8組),居然沉默了兩分鐘.沉默不語的課堂,恰恰與高效課堂相違背,結果反而事與愿違,造成了低效甚至無效.暫且不去討論老師的自身水平,從討論的內容上看,是否可以在講原題時作一個歸納,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其次,是否可以把一個大問題,拆分為若干個小問題,便于基礎中等的同學各個擊破.此題的第三問中,我們可以設計成這樣的若干小問題:①怎樣體現與直線的傾斜角有關?是否等價于與直線的斜率有關?它們的區別是什么?②傾斜角為90°時即斜率不存在時的數量積是多少?當這樣學生把基礎鋪墊好以后,適時推出第三個問題,如何體現有關、無關?(即無論斜率等于多少,恒為一個定值).
解(3):∵CM⊥MN,∴AM#8226;AN=(AC+CM)#8226;AN=AC#8226;AN+CM#8226;AN=AC#8226;AN.
①當l與x軸垂直時,易得N(-1,-53)則AN=(0,53)又AC=(1,3),
∴AM#8226;AN=AC#8226;AN=-5.
②當l的斜率存在時,設直線l的方程為y=k(x+1),
則由y=k(x+1),x+3y+6=0
得N(-3k-61+3k,-5k1+3k),則AN=(-51+3k,-5k1+3k).
∴AM#8226;AN=AC#8226;AN=-51+3k
+-15k1+3k=-5.
綜上所述,AM#8226;AN與直線的斜率無關,且AM#8226;AN=-5.
其二,教師要把握好交流時機.課堂上,每一個問題的提出,必須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討的時間.如果不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立即討論交流,這時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極易造成部分優生一言堂,使得交流的面比較狹窄,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問題提出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思考,如果有同學思考遇到思維障礙,或幾個同學的答案不一樣,此時才是開展小組交流學習的最好時機,萬萬不可問題一拋出就小組合作討論.
“學生的聲音比老師多” 是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亮點.課堂呈現給我們的是活潑有余的課堂情境,熱熱鬧鬧的課堂氣氛,“兵帶兵”的教學模式確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兵”就是“兵”,他缺乏老師特有的教學情感,缺乏老師的講解系統性.因而,我們還必須注意到以下的兩方面.
首先,教師要注意到分組的科學性尤其要選好一個可靠的組長.所謂可靠,即自身素養好,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有樂于助人的意識.其實,組長在老師認命后,組長的批評往往也一定程度上傷害了組員的發言積極性,探究的主動性,因而也間接影響了課堂的效率.我們的老師盡量選定好組長后要及時的培訓,如要有耐心,要能容錯等等.
其次,教師的課堂組織要適時跟進.聽課回來后,部分老師和我交流,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在我們這兒實行后,我們明顯省力了.筆者認為,一個就坐在教室,不深入下面了解實情的老師根本是無法確保高效的.我們在課前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有重點的留意好學生易產生分歧、偏見、錯誤的地方,學生講不清楚的地方,繼而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深入下去,嘗試著和學生一起交流,聽聽學生的講解,問問學生的理解情況,從而在宏觀上把握住學情,真正給學有困難的學生在思維的盲點處予以點撥.
高效課堂的話題經久不衰.高效課堂的模式也一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的方向和目標.其實模式終究只是一種形式,高效的核心是使得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的內容多,學習質量的好.我們無需刻意去追求一種特定的形式,俗話說得好,教無定法.只是經過我們學習和思考過后,我們的課堂應與高效課堂的目的近些,再近些,這或許是杜郎口中學此行的真正目的所在.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