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題一直是中考的重點和難點,是深化知識、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的重要類型題.數學綜合題在中考題里屬于比較難的,難就難在它的綜合性、探索性和應用性.特別是代數幾何綜合題,其重視對“數形結合”思想和轉化思想的考查.解這類題時,考生往往只注意到代數知識或只注意到幾何知識,而不太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本文是我對2011年廣西河池市中考數學第26題的幾點思考.
一、試題與解答
【題目】 (2011年河池市中考第26題)已知直線l經過A(6,0)和B(0,12)兩點,且與直線y=x交于點C.
(1)求直線l的解析式;
(2)若點P(x,0)在線段OA上運動,過點P作l的平行線交直線y=x于點D,求
△PCD的面積S與x的函數關系式;S有最大值嗎?若有,求出當S最大時x
的值;
(3)若點P(x,0)在x軸上運動,是否存在點P,使得△PCA成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請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1)設直線l的解析式為y=kx+b,
將A(6,0)
識的結構,能寫出或說出各章節的知識結構與知識體系,特別要強調課本內涉及的內容與課外補充的內容,及高考考過的知識點,為此,老師要引導學生研究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例如:“函數”一章,課本目錄:集合,函數,映射與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因為函數是高考的重頭戲,函數知識與函數思想方法,需讓同學們下大力氣掌握,擴充內容:求函數解析式,函數值域,求函數定義域,函數圖像及變換,函數與不等式,函數思想的應用;重點知識,重點訓練;而對于集合,因為高考要求降低,就適當減少課時,針對性處理數學知識點.減少盲目性,在高三能幫助同學們居高臨下復習,提高復習效果.
第一輪復習要降低起點,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效益!
三、滲透數學思想、數學方法
近年高考試題的特點,不僅強調對數學基礎知識考查,還強調“以能力立意”,在知識交匯點處設計試題.考查中學數學知識中蘊涵的數學思想與方法,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作為數學知識更高層次的抽象與概括,需要具體的知識教學中,不斷滲透與總結.比如”不等式的解法”這一節,首先強調化歸思想,即所有的不等式轉化為整式不等式,即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再強調等價轉化,包括函數定義域,運算的等價性等等.通過這種思想,分式不等式、簡單的高次不等式甚至指(對)數不等式的解法就有目標,有方向,也有了解題的基本步驟了.
可見,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和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還可以落實到具體的解題之中.
四、作業適量,鞏固基礎,加強規范,適當提高
高三數學復習,學生必須做一定量的練習.如何通過練習來鞏固復習的知識點,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呢?練習的量如何控制呢?這是每個高三老師面對的一個難題.我的做法是堅持每天布置一道數學題,要求學生必須規范完成.對這道題目的選擇,求“精”,使之具有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知識的理解、鞏固、應用)、傾向性(突出基本方法,突出重點知識,突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創造性(盡可能進行改編,加入小問題提供臺階,降低難度,注意題型變式,方法變式,要重視題組訓練).每天一題,目的是檢測學生對當天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答題的規范程度.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