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堂優質的物理課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說課堂導入為一堂課是否成功埋下伏筆,那么精彩的課堂小結,就為一堂課的后續留下懸念。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由此可見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巧妙的課堂小結,可以使知識得到概括、深化、升華;可以使整個課堂教學渾然一體,顯示出課堂教學的和諧與完美;還可以誘發學生積極參與思考 ,深入探究,達到“課雖終了,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課堂小結呢?本文結合教學案例,談幾種課堂小結方法。
一、網絡式小結
[案例1](1)摩擦力課堂小結
摩擦力
產生條件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應用增大→有益摩擦
減小→有害摩擦
方法
(2)光的反射課堂小結
一組基本概念:光的反射、入射角、反射角、鏡面反射、漫反射。
一個規律:光的反射定律。
(3)其他簡單機械課堂小結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實質
等臂杠桿
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
特點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離,
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省一半力,費了二倍的距離,
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點評:根據教材內容,采用簡潔的文字、圖形、表格等方式,進行網絡小結,可以達到突出重點,梳理知識脈絡的目的,課堂的內容更容易記憶,這樣做,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容易與其他知識聯系起來。構建網絡式的課堂小結,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歸納總結的意識,使學生逐步學會歸納整理的方法,養成及時歸納整理的習慣,從而提高概括總結能力。
二、回顧反思式小結
[案例2]測量物質密度課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這時學生或自己回憶反思、或幾個人一組相互進行交流,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我會用量筒測液體和固體的體積;我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小石塊的密度;我知道了如何用天平和量筒幫媽媽鑒別金戒指是否是純金;我知道怎樣用量筒測密度大于水的小石塊的體積——排水法;我知道怎樣用量筒測密度小于水的蠟塊的體積——針壓法;我知道測量液體密度時,如何減小實驗誤差……”也許每個人只能說出一點,或想到其中的幾點,但相互補充共同努力,顯示出了集體的力量,他們答得是那么全面,那么有特色。
點評:傳統教學中,課堂小結基本都是由教師來做的。其實這種小結不應該只是簡單地復述一下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而是學生一次極好的自我反思的機會。這種自我反思的過程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這種反思是教師無法替代的。比如上面案例中:學生通過測量物體的密度,從中知道如何幫媽媽鑒別戒指是否是純金,從中學會關心他人和幫助別人,這種體驗性的東西是別人無法替代的。而這種體驗,這種感情對于逐漸培養學科興趣,學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回顧反思式的課堂小結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講述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提供暢談自己對學習的體驗、感受和收獲的機會,這種形式的課堂小結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學會交流和分享。
三、預設懸念式小結
[案例3] (1)電生磁課堂小結奧斯特實驗說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那么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哪種磁體磁場相似,它的磁極用什么方法判斷?如果條形磁鐵的磁性減弱了,你能用電流來使它增強嗎?應該怎么辦?
(2)生活中的透鏡課堂小結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都是凸透鏡,為什么成的像不一樣呢?
點評:課堂教學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通過設置懸念來進行課堂小結,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堂小結時,提出與本節和后續課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這無疑對活躍學生的思維,訓練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學生帶著好奇心主動去預習新課,懸念成為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和橋梁。為學生提供了導向,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四、“實際應用”發掘式小結
[案例4](1)慣性課堂小結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助跑有什么好處?為什么小型客車高速行駛時,其駕駛員和前排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
(2)電荷課堂小結為什么穿化纖做的衣服容易臟?為什么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隨著梳子飄起,并且頭發會散開?
點評: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知道這些現象與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有關,并讓學生通過交流回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通過實例使學生領悟并發掘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并能嘗試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五、激勵式小結
[案例5]作業講授課或月考后的講評課課堂小結,可讓學生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原因。同時教師用贊美性語言:“你努力了”、“你進步了”、“只要你再多努力一點,就……”,特別是對學困生的激勵更為重要,哪怕是一句很普通的話,都能給他們帶來自信,讓他們覺得“我能行”
點評:激勵學生,使學生養成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榮譽和勝利面前不驕傲的良好品質。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幫助他們準確地診斷產生錯誤的原因,并引導他們及時糾正 。同樣地,還應引導學生客觀、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樹立正確的挫折觀,以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逐步健全自己的獨立人格。
六、拓展延伸猜想式小結
[案例6](1)摩擦力課堂小結
假如沒有摩擦力,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2)學生在學過奧斯特實驗后,引導學生針對這個實驗的現象和結論進行了逆向思考,學生會提出磁能否生電的問題。
點評:當學生學習與舊知識類似的知識時,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學習效率較高。但也容易使學生因循守舊,妨礙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學生理解新課內容的基礎上,借助猜想,適當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能舉一反三,從而提高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無論以哪種方式進行課堂小結,都應把握本節課的重點,使學生集中到重點問題的探究和討論上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進而深化理解。設計課堂小結時,既要考慮教材內容、教學要求和課堂類型,又要照顧學生知識結構、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的差異,精心設計,力求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都能有精彩的最后幾分鐘。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