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通過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在一定程度上,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略談幾點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注重有效備課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崔允教授指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有效備課開始。筆者認為有效備課要緊緊抓住三個方面:
1.備好教材。備好教材包括認真鉆研教材,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當我們對某一課題進行備課時,不應先看教參,而應像學生一樣先閱讀教科書,研讀課程標準,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本要題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然后再研讀教參進行必要的補充調整,并對教材進行有機整合。
2.備好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最終要通過學生的掌握程度體現出來,備好學生也是有效備課的重要環節。備課時我們必須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在備課時才會有一定的梯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確定回答問題的對象,避免冷場,造成時間的浪費;同時還可以通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層次的問題,使每一位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熱情。
3.備好習題。設計課堂習題時指向性要明確,要緊扣教學內容,要讓學生知道課堂上所授的知識,在課堂結束的時候要進行針對性訓練,從而提高他們聽課時的認真程度,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隨之增強。
二、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
有效的課前預習可以促使學生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發現重點和難點,能引導他們帶著問題聽課,養成主動聽、主動學的好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有關“化學式與化合價”的學習中,有許多內容學生通過預習就能解決,如:化學式的定義,各種數字的意義,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元素的質量比,質量分數的計算等。為使預習具有較高的有效性,教師要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可以在預習的時候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掉,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再對有關注意點加以強調,適當拓展知識面,學生就能靈活運用。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筆者發現在有效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使預習有效,除了教師布置明確的預習目標以外,在上課時還要加大檢查的力度,確保預習的有效性。
三、要讓學生擁有學習化學的興趣
1.展示化學魅力,引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緒言課上可以介紹一些高科技材料吸引學生的眼球,譬如:用隔水透氣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鳥籠,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造的破冰斧柄,燒不壞的手帕,無中生有,魔棒點燈等化學實驗讓學生感到化學學科的神奇,從而引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2.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雖然化學實驗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新鮮感,但在化學原理或者化學計算的學習或復習過程中也不免有枯燥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要求,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使枯燥的知識傳授變得有滋有味。如在復習基本概念時,如果單純的復習概念,點評習題,學生很快就會感到乏味,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復習,再在課堂上采取小組搶答的方式進行對抗比賽,學生為了集體榮譽,復習時很投入,效率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不斷增強。
四、要使學生擁有一定的緊張度
緊張度對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是否高效起著重要的作用。適度緊張,學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上課時的緊張度,可以精心選擇問題,適時提問,對回答得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對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不能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要進行善意的批評,同時在每堂課結束的時候都要留幾分鐘時間作一個課堂檢測,課后根據檢測的結果與學生交流聽課情況,讓學生改變不良的聽課習慣。這樣整個課堂教學就能在緊張有度的氣氛中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得到增強。
五、要注意多媒體手段的應用
1.用多媒體手段將抽象的知識變為形象的圖片展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九年級化學學習過程中,有許多知識可以通過直觀的、形象的實驗讓學生感知,但也有許多抽象的知識不能用直觀的實驗傳授給學生,這時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將抽象變為形象。
2.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傳統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板書上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學生思考與練習的時間較短,課堂容量不足,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得到很好地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把一堂課的知識要點、重點難點以及有針對性的習題一一展現,節省了時間,增大了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復習課上還可以把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通過多媒體課件一一展示,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到知識間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在習題講評的時候還可以將易錯題通過顯示解析與教師口頭解析同步進行的方法,使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同時運用舉一反三的方式進行鞏固,增強課堂訓練的容量,也可大大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