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的北疆,小興安嶺中段北簏,有一座恬靜的縣城,像一塊純潔的紅瑪瑙鑲嵌在祖國版圖上,它就是中國的“瑪瑙之鄉(xiāng)”——遜克縣,深秋,第一次來到遜克縣,不論是邊陲小鎮(zhèn)的獨特景色、還是要采訪的人物,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讓我深刻體會到邊陲小鎮(zhèn)的天然、淳樸。這次要采訪的教師是遜克縣實驗小學教師,她從教22年來,就像一部擰緊發(fā)條的機器不停地運轉著,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人民教師的誓言,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動和感染著周圍每一位教師,凡是與劉彩虹共事過的同行提起她都豎起大拇指,發(fā)出由衷的欽佩和稱贊;從教22年,她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她精心地呵護每一名學生,可她卻很少有時間關心自己,以高度的事業(yè)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用心耕耘,用愛滋潤
教育家李鎮(zhèn)西說過:“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
2006年,劉老師又接手了1年級,望著這群雀躍的小生命每天在自己身邊攢動,她總是抑制不住那份欣喜。她知道這群小家伙能給她帶來快樂,能讓自己感覺到無比富有。
有一日,科任教師家有事,學校安排劉老師代課。一天5節(jié)劉老師的課,看著孩子們無奈的神情,她決定下節(jié)課無論如何不能再上語文課了。于是,她帶領學生上圖畫課。孩子們來了精神,紛紛跟她學起來。怎么能讓更多的學生喜歡畫畫呢?她說:“誰畫得好就給誰的本子上蓋個戳,而且攢夠了兩個戳就給他一個小豆豆貼到自己的小樹上。”這下學生的勁頭全起來了,興奮地來到老師身邊。蜂擁般拿著畫本蓋戳的蓋戳,換豆的換豆。當小手把畫圖本伸到劉老師面前時,小心地問:“老師,我畫得行嗎?”劉老師怎么舍得打擊剛剛破土的生命,所以總是夸張地肯定:“太漂亮了!”這節(jié)課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豆豆,這是對他們未來的精神鼓勵,而劉老師則感受著一名小學教師滿滿的幸福。
每每跟朋友聊天時說起這件事,她都會感慨道:“場面非常壯觀,我像一個富翁,能給那么多孩子帶來快樂,而我也跟著快樂。細想,沒有熬費心神,沒有大量準備,而孩子們卻能開心一堂課,甚至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個小豆豆,這也許就是因為,愛。”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力量源泉,是建立良好班集體的紐帶,是激發(fā)、感召、喚醒學生上進心的一副“良藥”,是理想、抱負的“生長素”,是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只有用嚴格之“水”加之感情之“蜜”所釀成的“甘露”去滋潤學生的心田,才可能結出理想的教育之果。
有這樣一段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至今留在劉老師的印象中。教師節(jié)前夕,劉老師在批改學生日記時,讀到了學生一段發(fā)自內心的獨白:“教師節(jié)就要到了,您和我們都很開心,我們要送鮮花給您,把班級裝扮成像花城一樣,因為您太辛苦了,天天都為我們早出晚歸,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所以,我們要在教師節(jié)里給您最溫暖的微笑,對您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可是教師節(jié)那天發(fā)生的一幕,又觸動了學生,他們寫下了這樣的日記:“為了讓老師高興,我們幾個同學討論一番,決定買幾筒小禮花,等老師一進教室,搞個突然襲擊,給老師一個驚喜。由于我們做事沒想周全,把老師弄得挺狼狽的,所以在這里我想對老師說聲‘對不起’!我們是發(fā)自內心的想給老師過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可是好心辦了壞事,這是對您的不尊重,請老師原諒我們。”
每每讀到這些發(fā)自學生內心的日記,劉老師的心里都充滿了感動。她能感覺到,身邊的孩子們已經一天一天學會了感悟生活,懂得用日記抒寫自己的情懷。一次次坦誠地交流,縮短了她與孩子們的心理距離,也讓他們更加愿意在日記中表達自己的心聲,日記真正成為她與學生對話的橋梁。
在平時的教育中,劉老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她把自己當成是班級的一員,以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在校園內看見垃圾主動彎腰撿拾;打掃教室,她拿起拖把,和同學們一起拖地;校園除雜,她身先士卒,撿臟物……22年的工作中,她從未因教師工作的艱辛而懈怠,始終保持著廉潔自律的高尚情操,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她始終注意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感染、激勵學生。
“教無涯,學亦無涯”
教學中劉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自己的知識更利用自己的情感和行為教育學生,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情感贏得情感,讓學生在尊重和肯定中得到發(fā)展。她認為“教學”應該為“學教”,即先引導學生“學”,然后才是教師適當的“教”。她對教學的認識的確有她的思想,把學生推上學習的舞臺,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教學工作中,她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刻苦鉆研教學,誨人不倦。她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為此,她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地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她以“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為教學理想而孜孜以求。特別是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內在動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22年來,她寫下了大量的教學心得、教學設計,并多次承擔各級公開課任務,特別是在2002年她執(zhí)教的《好詩我愛讀》一課榮獲市級一等獎,2008年她執(zhí)教的《小貓咪穿鞋子》一課榮獲市級二等獎,2002年她執(zhí)教的《好詩我愛讀》一課榮獲縣級一等獎……
劉彩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精益求精,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教學的新途徑。她不甘于墨守成規(guī),力求創(chuàng)新,勇挑重擔,在教學一線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并且認真地學習思考他人的教學教法,勤于探索、總結,進而努力使之融合,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思路和風格。她探索出了“興趣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樹立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創(chuàng)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新一輪課程改革以后,她認真閱讀大量的新課程改革資料,自學科研理論,用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把認為有利于開展教學工作的經驗都記錄下來,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在提高自己業(yè)務能力的同時,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活動,不斷積累教育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要不忘總結教學規(guī)律,思考不止,筆耕不輟。近年來她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有十多篇,其中2005年撰寫的《淺談“善問”在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運用》榮獲國家級二等獎。2010年撰寫的論文《淺談語文課堂上的個性化閱讀》榮獲國家級二等獎,2010年撰寫的《淺談新課程指導下的寫字教學》榮獲國家級一等獎。在不斷總結、反思中,她也在不斷地進步。22年的艱辛付出,換來了令人欣慰的成績,她個人因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先后獲得市級語文學科教學能手、縣級骨干教師的光榮稱號……
22年的教育工作,打造了劉老師高度的責任心和嫻熟的班級管理方法。每天任勞任怨,愛學生,愛生活,愛工作、執(zhí)著、勤奮、不知疲倦,她所帶的班級都有一種不服輸的、火一樣的激情和斗志。在22年的教育工作中,劉老師始終秉承著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是貫穿一生的形成教育,這一過程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細心把握孩子的生理特性,科學的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成為有用于社會的人。22年的教育工作,她從沒有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在她眼里,學生的就如同露珠,她時刻記住要用智慧的眼光和藝術的手段來點燃學生的生命亮點。
編輯/牛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