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夾竹桃》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季羨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用美麗、生動、淳樸的語言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全文流淌著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又可以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中,運用品讀、感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讀書意識和理解文本的能力。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抓住語言表現力強、抒發作者強烈情感的重點詞句,在讀中咀嚼品味,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3.學會本課要求會認的“洽、熏”等6個生字,認識“參、差”兩個多音字,會寫“洽、宛”等11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中感悟夾竹桃可貴的韌性。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畫面激趣,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共同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
師:“夾”是多音字,在這里念第一聲。一起讀課題。(生齊讀。)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了夾竹桃的資料,誰先來說一說。
生:花桃紅色、 紅色或白色,用扦插壓條繁殖。因為它的葉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
師:噢,原來夾竹桃名字是這樣得來的,它葉片似——
生:竹。
師:花朵如——
生:桃。
生:夾竹桃對粉塵 、煙塵有較強的吸附力,因而被譽為“綠色吸塵器”。但是夾竹桃的葉皮根花均有毒,人若誤食,會中毒。
師:孩子,你查找到的資料很有用。看來面對夾竹桃,只要欣賞就好,千萬可別動手呀!
生:宋朝詩人湯清伯有詩云:芳姿勁節本來同,綠蔭紅妝一樣濃。我若化龍君作浪,信知何處不相逢。
師:看來大家搜集的資料還真不少!商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組圖片(屏幕),看,這就是夾竹桃。
生:(七嘴八舌)哇!真漂亮!太美了!
二、 初讀課文,理清結構
師:季羨林老先生寫了這樣一篇關于夾竹桃的優美的散文,看來季老對夾竹桃有著很深的情結。聽老師朗讀課文,你對夾竹桃有什么感受?(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師:誰想說說你的感受?
生:夾竹桃是一種樸素、淡雅的花。
生:夾竹桃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花。
生:夾竹桃是一種有韌性的花。
三、 再讀課文,交流感受
師:那同學們快自由讀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文章中的哪句話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自由讀文。)
師:(教師指出幾名同學)剛才這幾位同學在讀書的時候不僅動口,而且動手了,他們遇到不認識的字能動手查找工具書,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師:要想學好一篇課文,生字新詞一定要讀準,看大屏幕。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生:“荇”字的讀音出現了錯誤。
師:有不對地方嗎?誰來糾正一下。(強調“荇”的讀音。)
師:大家一起來讀這些詞語。(生齊讀生詞。)
師:我們一起來寫這個“宛”字,注意第七筆是橫折鉤。
師:文中的字詞沒問題,我們就可以學習課文了。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課文中的哪句話概括了文章的內容?
生: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引起我許多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師:噢,你找的是文中的最后一小節。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來說,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師:她找的是文中的第一小節。
師:我們就來讀讀這兩段話。(出示首尾兩段話)誰來讀第一小節?(生讀第一小節。)
師:大家注意這段話中的三個關聯詞“不是……也不是……但是”誰再來讀一讀?(生再讀第一小節。)
師:這樣一讀,有了抑揚頓挫!誰還想這樣試一試?(生再次讀第一小節。)
師:我們關注三個關聯詞、三個最,一起來讀這一小節。
(生齊讀第一小節,讀得有聲有色。)
師:讀著,讀著,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生: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為什么是作者最喜愛的花?
師:(板書一個大大的“?”)是呀,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夾竹桃為什么成為季羨林先生最喜愛的花呢?
師:誰再來讀讀下面一段話。(屏幕顯示最后一小節。)
(生讀。)
師:讀了這段話,你明白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愛夾竹桃的韌性,和引起的幻想。
(師板書:韌性、幻想。)
師:再聯系文章的開頭第一小節默讀這段話,邊讀邊體會,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思考片刻)我明白了作者之所以說夾竹桃是他最喜愛的花,是因為他愛夾竹桃的韌性,又能引起他許多的幻想。(生說得很慢,邊說邊思考,很完整。)
師:(激動地)孩子,你用“之所以,是因為”這對關聯詞將文章的開頭結尾兩段話的關系表達得非常有條理!
師:現在我們女同學來讀文章的開頭,男同學讀文章的結尾。
(生朗讀開頭結尾兩段話。)
師:這一呼一應,使得文章渾然一體,這就叫——首尾呼應。在我們平日的習作中如果也能做到首尾呼應,那也會使文章增色許多的。
師:同學們,把這兩句話放回到文中去,瀏覽一下課文,你還會發現文章的結構特點呢!
生:(爭先恐后)總分總。
師:對,總分總的結構使文章思路更清晰,能在最短時間內讓讀者抓住最主要的內容。那么,你知道課文圍繞夾竹桃寫了哪些內容?
生:寫了夾竹桃的韌性、引起的幻想。(師跟著指著黑板上的韌性引起幻想。)
師:還寫了什么?
生:還寫了夾竹桃的花色。(板書:花色。)
師: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獨愛菊,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只愛蓮,作者卻認為夾竹桃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季羨林先生家的院子,去看一看那兩盆夾竹桃的花色。
(生讀課文第二小節。)
師:聽了她的朗讀,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兩盆花融洽地開在一起。
師:真的,你真的看見了嗎?
生:(齊)看見了。
師:那誰能讓我們再看到這么美的花,再來讀讀這一小節?
(生個別讀。)
師:你們讀后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思考狀)我覺得火和雪是不相容的,可是你看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了一起,真的太奇妙、太有趣了。
師:那你能把這種奇妙讀出來嗎?來試試看!
生:有聲有色地讀。
師:火上有雪,雪上有火,多么奇妙,多么有趣的畫面,你能給這幅畫面取個有趣的名字嗎?
生:雪火相容圖。
生:紅白相映圖。
生:和睦相處圖。
師:夾竹桃奇妙有趣的花色讓季老先生喜歡,在他的眼里夾竹桃還有哪些方面惹人喜愛呢?我們繼續交流。
生:我覺得它的韌性也是季老所喜愛的。
師:誰愿意讀讀表現夾竹桃韌性的詞句?
生:老師,我從“一聲不響”這個詞看出了夾竹桃的默默奉獻。
師:了不起,讀書關注了關鍵詞。
生:“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從這句中我看出了夾竹桃頑強的生命力。
師:那在這句話中,哪個字更讓你感受深刻呢?
生:就是這個“又”字。
師:好,那就注意這個字,再讀讀這句話。(生再讀此句。)
生:“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這句也能看出夾竹桃的頑強。
生:“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這句話我也看出了季老特別喜愛夾竹桃。
師:讀得很有反問句的說服力!我們讀書時不僅要關注標點符號,還要關注句式特點!誰還想讀讀這句話?(學生受到鼓勵,反問句的語氣讀得更強調了。)
過渡:無論是氣候的變化,還是季節的更替,唯有夾竹桃始終如一。它的花期之長,沒有任何一種季節性的花朵能與之相比,所以季老先生這樣贊嘆道:(課件出示:“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師:(屏顯第四小節)這個小節商老師在讀課文的時候心存疑問:一百多個字,十四種花,卻沒有一個字是寫夾竹桃的,季老先生是不是寫跑題了?小組同學合作學習這一小節吧!我們共同研究剛才的這個問題。
(生小組交流。)
匯報:
生:春天那么多花都開了,非常美麗,可是這些花很快又凋謝了,而夾竹桃卻一聲不響地開放著。這樣更看出了夾竹桃是一種有韌性的花,季老也因此更喜愛夾竹桃。
生:(在前一個同學的啟發下)夏天又有許多花開放了,五彩繽紛,但很快就落了,而夾竹桃卻一嘟嚕一嘟嚕地開放。
師:(故作恍然大悟狀)噢,那這樣寫是不是更看出夾竹桃的韌性了?看來,季老沒有跑題呀!那這種寫法是——
生:(爭先恐后)是反襯的寫法。
師:是啊!雖然只字未提夾竹桃,可是字里行間卻讓讀者感悟到了夾竹桃的韌性,季老真的很了不起呀!
師:那我們通過讀來展現夾竹桃的韌性,好嗎?
生:(齊)好!(興致極高。)
師:春天,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花都開得花團錦簇,但很快就凋謝了,而——(課件出示。)
生齊:“夾竹桃卻在那里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
師:誰能像商老師這樣來引讀,夏天——
生:夏天,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四色梅、江西臘、夜來香等花開得是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可是不久就黯然失色了,而——(課件出示。)
生(齊):“夾竹桃卻在那里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
師:等到玉簪花和菊花在秋風中怒放的時候,它依然——(課件出示。)
生(齊):“夾竹桃卻在那里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
師:無論從春到夏,還是從——
生:從夏到秋;
師: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
生:還是暴雨傾盆,夾竹桃——(課件出示。)
生齊:“無日不迎風弄姿”“無不奉陪。”
師:所以,季老這樣贊嘆它——(課件出示。)
生(齊):“這一點韌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
師:夾竹桃既目睹了百花爭艷,又親見了萬朵凋零,可它卻始終如一。它的堅強,它的默默奉獻,它的韌性,都讓我們為之感動。所以,我們不免由衷地發出贊嘆——(課件出示。)
生(齊):“這一點韌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
過渡:夾竹桃花色奇妙,韌性可貴讓季老和我們無不喜愛。可是那迷離的花影也著實讓人魂牽夢縈啊!
師:誰想讀讀月光下的夾竹桃這一小節?(生讀。)
師:(課件出示月光下的夾竹桃在風中搖曳的情景)教師配樂范讀此節。大家邊聽邊想象:你還可以幻想到什么?
(課件出示句式訓練)我幻想它是( ),它居然就是( )了。這一堆影子是( ),那一堆影子是( )。碰巧( ),這就是( )。
師:先自己練習說說,然后我們再交流。
生:我幻想它是(一匹駿馬),它居然就是(一匹駿馬)了。微風吹過,這匹馬就在那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奔跑了起來。
生:我幻想它是(田野),它居然就是(田野)了。這一堆影子是(麥子),那一堆影子是(高粱)。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田里捕蟲的青蛙)。
生:我幻想它是(天空中的云朵),它居然就是(云朵)了。這一團影子是(棉花糖),那一團影子是(小兔),碰巧(飛過了幾只小鳥),這就是(小朋友的手了)。
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那這么美的畫面能通過讀來表現嗎?
(生配樂讀。)
師:這樣美的語言,令人陶醉其中;這么美的朗讀真情如雪。聽著,聽著,我的心田開闊了、舒坦了,世界如此之美!
四、總結激趣,布置作業
師:同學們,夾竹桃集內外兼修之美于一身,季老先生的文字集人格魅力于一體,讀完課文后我們豁然開朗——夾竹桃亦如季老,季老亦是夾竹桃啊!在我們感嘆夾竹桃花開三季的韌性之時,讓我們更為感嘆作家季羨林97歲高齡仍筆耕不輟的韌性……而就是這么一位國學大師,在病房里得知自己被評為200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時候,面對前來采訪他的記者連聲說:“慚愧,慚愧!”此等的謙恭怎不讓人動容?最后,就讓我們再一次回味一遍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委員會給季老的頒獎詞:(課件顯示,教師深情范讀。)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編輯/黃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