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2年級上冊第4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材簡析:人教版2年級上冊第4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是表內乘法的起始課。它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中具體活動情境,給出了一幅學生最為熟悉的游樂園圖,再用所學的加法算出每種游樂項目的人數,從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在學生活動中由相同加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在用小棒拼擺各種圖形的活動中,由同數相加算式引出乘法,讓學生認識乘號,了解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接著,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系,讓學生認識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并體會“寫乘法算式真簡便”。
學情分析:在“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學習前,學生已經經歷了加法,同數相加的學習,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會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相同加數連加的實際問題抽象成乘法運算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探究、思考中切實感悟乘法的產生是一種需要,是一種更簡便的特殊加法。
教學目標:
1.由生活情境抽象出數學問題,初步感知幾個幾,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2.通過生活實踐,動手操作,初步感受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3.通過操作進一步體會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理解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聯。體會乘法算式的簡便性。
教學重、難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設想: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適時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逐步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幾個幾”來表示,從而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到過游樂場吧,游樂場里快樂多多,想不想再到那去輕松一下?
生:想。
師:快來看,你都看到了哪些游樂項目?誰來說一說?
生:有小火車,有過山車,還有摩天輪。
師:游樂場里藏著好多數學問題呢!
師:看這幅圖,誰能算出小火車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生:小火車上一共坐了12人。
師:你是怎么得來的?
生:我是數出來的。
師:誰和他的方法不一樣?
生:我是算出來的。
師:怎么算出來的?
生:一節車廂有3個人,有4節車廂,就是4個3相加得12。
師:誰能根據這幅圖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坐摩天輪的有幾人?
師:誰會列式?
生:一個廂里有4個人,有5個廂,就是5個4相加。列式:4+4+4+4+4=20(人)。
師:誰還能提問題?
生:有多少人坐過山車?
師:誰能解答?
生:一節車廂里有2個人,有6節車廂,就是6個2相加。列式:2+2+2+2+2+2=12(人)。
師:同學們不僅提出了數學問題,還解決了這些問題,老師真替你們高興。
師:在游樂場里玩累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能坐在椅子上休息,快算一算有多少把椅子。(出示課件。)
生:3+3+3=9(把)。
師:又來了3個人,不夠坐,怎么辦?再加上3把椅子。又來了3個人呢?繼續加3把椅子呢?接著加下去……(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你們看像這樣用加法來計算怎么樣?
生:(齊說)太麻煩了。
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認識一種新的運算——乘法。(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科書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有大量相同加數求和的事例,從而感受乘法意義?!?/p>
二、操作學具,突破重點
師:現在老師想讓你們動動手,請同學們到小組內動手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先想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看看在一定時間內,你能擺出幾個相同的圖形。請聽清要求:各組的1號同學2號同學負責擺圖形,3號同學負責監督,小組長當記錄員。好,開始。
(學生匯報。)
師:誰愿意把自己擺小棒的情況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
生:我們組擺的是三角形,擺了6個三角形,一共用了18根小棒,列成加法算式是:3+3+3+3+3+3=18。
生:我們組擺的是正方形,擺了5個正方形,一共用了20根小棒,列成加法算式是:4+4+4+4+4=20。
生:我們組擺的五角星,擺了6個五角星,一共用了30根小棒,列成加法算式是:5+5+5+5+5+5=30。
找一組同學到前面展臺上展示,其他小組直接在座位上匯報。(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擺小棒是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激發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三、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擺小棒時匯報的),你有什么發現?
生:每個算式中加數都一樣。
師:像這樣一樣的加數,我們把它稱為“相同加數”。
【設計意圖: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加數的連加,這里通過觀察讓學生對幾個相同加數連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為學習乘法掃除障礙?!?/p>
師:這個算式中相同加數是幾?
生:相同加數是3。(板書。)
師:數一數算式中有幾個這樣相同的加數。
生:算式中有6個這樣的相同加數。
師:這個加法算式表示什么?
生:表示6個3相加的和是18。
師:像這樣求6個3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教師在3和6之間寫上乘號,在6的后面寫上“=18”)
師:乘號先寫“/”再寫“﹨”。我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作3乘6等于18。跟老師讀一下。
生:3乘6等于18。
師:求6個3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的個數6,再寫相同加數3,寫成6×3=18。這個算式怎么讀?
生:6乘3等于18。
師:看一看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你覺得哪種更簡便?
生:乘法簡便。
師: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生齊讀: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師:下面請同學到小組中去,說一說怎樣把幾個幾相加的等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好嗎?
生:先找相同加數,再找有幾個相同加數,再把它們相乘。
師:改寫乘法算式時,首先我們要看一看相同加數是幾,再數一數有幾個這樣的相同加數,最后把這兩個數相乘。你們學會了嗎?
生:學會了。
師:請同學們跟老師用這種方法把黑板上第二個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師:這個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數是幾?
生:相同加數是4。
師:數一數有幾個4。
生:有5個4。
師:怎樣列成乘法算式?
生:4×5=20或5×4=20。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自己試著把第三道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寫完和同桌交流一下。
師:誰愿意把你們交流的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
生:相同加數是5,有6個5,列成乘法算式是5×6=30或6×5=30。
師:剛才同學們在游樂場提出的數學問題,能用乘法解決嗎?
師:小火車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生:3×4=12或4×3=12。
師:坐摩天輪的有幾人?
生:4×5=20或5×4=20。
師:有多少人坐過山車?
生:2×6=12或6×2=12。
四、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么快就學會了乘法。我們的好朋友美羊羊來了,想和同學們輕松一下,聽清她說了什么?
美羊羊:小朋友們,在游戲時,你們可要記住我們拍了幾次手,每次拍幾下,跺了幾次腳,每次跺幾下呀,一會兒我可有問題要考你們呀。
游戲律動:幸福拍手歌。
美羊羊:小朋友們,你們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算一算,我們一共拍了幾下手嗎?
生:2×3=6(下)。
美羊羊:小朋友們,你們能算一算我們一共跺了幾下腳嗎?
生:2×3=6(下)。
師:美羊羊看同學們這么聰明可愛,想考考你們,有信心闖關嗎?
師:第一關:讀算式。開火車讀。
生:5乘2 3乘4 5乘4 7乘5 9乘3 8乘2 6乘4 3乘2 9乘4 5乘9 3乘8 2乘6 5乘6 3乘5 6乘4。
師:火車開得很平穩,我們順利進入第二關。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生:4+4+4=3×4或4×3,
6+6+6+6=4×6或6×4,
2+2+2+2+2=2×5 或5×2。
師:第三關:根據圖意,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生:2+2+2+2=8 2×4=8或4×2=8。
師:第四關:(課件出示)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
生:4個2相加寫做:4×2,讀做:4乘2或寫做:2×4讀做:2乘4。
5個3相加寫做:5×3讀做:5乘3或寫做:3×5讀做:3乘5。
2和6相乘寫做:6×2讀做:6乘2或寫做:2×6讀做:2乘6。
師:用手勢判斷對錯。5+5+5+5=5×3
( )
生:錯,應該是5×4。
師:4+4+4=4×3。 ( )
生:對。
師:2+3=2×3。 ( )
生:錯。因為2加3等于5。2乘3等于6。
師:2+2+2+2+3=2×4+3。 ( )
生:錯,因為沒有相同加數,所以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生:對。
師:我們可以把4個2相加先改寫成乘法算式2×4,再加上3就可以了。所以這道題是對的。
五、回歸生活,會用數學
師:同學們順利地闖過了5關,對乘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和乘法有關的例子,看,這是什么?
生:健胃消食片。
師:根據藥盒上的提示,你能猜猜藥盒里的藥片是如何排列的嗎?
生:有3板藥片,每板有12片藥片。
師:這是什么?
生:酸奶。
師:根據酸奶盒上的提示,我們可以算出這盒酸奶的總重量。
師:乘法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許多問題,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律動游戲、改寫算式等練習,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在玩中學,游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通過展示生活中的乘法算式,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使學生初步感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存在著乘法,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p>
六、歸納總結,促進發展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我們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我們以后還會學習許多有關乘法的知識,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戰勝每一次挑戰,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能不能做到?
評課:
本節課是教學乘法的起始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基礎。宋老師運用了符合兒童特點的教學手段,使得整節課教學十分順暢,本節課有以下兩個方面給我印象特別深。
一、 聯系實際,設疑導新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本節課一開始,宋老師就讓學生觀看游樂場的游樂項目,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然后根據玩累的小朋友需要休息,3把椅子3把椅子這樣加下去,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怎樣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從而導入新課,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二、 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提煉數學模型
新課開始,宋老師讓學生合作學習,用小棒擺出相同的圖形,共擺了幾個幾,并用加法算式求出一共用了幾根小棒,并把各組匯報的加法算式板演在黑板上,讓學生獨立觀察這幾組連加算式的特點,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樣將學生自然地帶進求知的情境中。
在教學中,宋老師把握了幾個重點問題:為什么要用乘法?什么樣的加法題可以用乘法計算?怎樣用乘法來表示?通過這些問題,宋老師牢牢抓住了學生??傮w來說,無論是宋老師個人的語言、速度、聲音輕重,教態提問都可以說恰到好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很輕松。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