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品德與生活》1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懂得穿著整潔、講究衛(wèi)生是一種文明行為,明白它的重要性。懂得愛整潔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認真做、自覺做。引導學生學會清潔手、臉、牙等身體部位的方式方法。
2.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講究文明禮儀,使自己快樂生活,健康的生活。
3.行為習慣目標:嘗試用情境體驗法讓學生參與感悟、探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穿著整齊、講究衛(wèi)生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健康快樂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愛整潔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到認真做、自覺做、不敷衍。
教具:多媒體課件,4個包裝禮品袋(牙刷、毛巾、指甲刀、短褲、澡巾),小花貓頭飾。
教學過程:
一、板畫導入,激發(fā)情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
(教師板畫小花貓哭臉。)
生:小花貓。
師:它是什么表情呀?
生:哭。
師:是啊,你們看那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掉,是什么事情讓它哭得這么傷心呢?下面讓我們來靜靜地聽一聽小花貓的故事吧!
(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花貓的故事》。)
(評析:低年級學生在感知事物時,容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童話故事內容所吸引,產生積極的思考欲望。所以教師將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一個童話故事之中。課伊始,首先用直觀、形象的小花貓哭臉的板畫導入新課,稍帶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故事情境,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展現(xiàn)故事,引入主題
師:小猴為什么不要小花貓的蘋果,小狗為什么不和小花貓玩?
生:因為小花貓的手臟、指甲長、不衛(wèi)生,所以人家不和它玩。
師:這樣對身體有什么害處?
……
師:可是小花貓不懂得這個道理呀,它哭著去找貓媽媽。聽,媽媽是怎么說的。
(出示多媒體課件:聽貓媽媽從科學道理上講述不講衛(wèi)生的危害。)
師:不愛清潔、不講衛(wèi)生害處可真大呀,不僅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朋友少了,心情也不快樂了。看起來做整齊干凈的好孩子可真重要啊。
師:于是,貓媽媽送給了小花貓兩個字——“整潔”。(板書:整潔。)小花貓明白“整”就是整齊的意思,“潔”就是干凈的意思,“整潔”就是整齊干凈的意思。
(學生齊讀題目。)
(評析:選擇小花貓不講衛(wèi)生的動畫片,生動、直觀、形象,具有感染力,符合1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非常喜歡。在觀察畫面、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不講衛(wèi)生的危害,講衛(wèi)生的重要,從而切入活動主題。)
三、猜摸游戲,突破重點
師:小花貓可著急了,它也想像你們一樣做個整潔的好孩子,誰能幫它來出出主意呀?
生:要經常洗臉、洗衣、洗澡。
師:同學們可真有辦法。貓媽媽和你們想的一樣,它笑著對小花貓說:“小寶貝,媽媽送給你幾件禮物,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教師出示道具4個紙袋。)
1.出示牙刷。
師:你們都會刷牙嗎? 大家做做刷牙動作。
(師請學生到前面示范教,大家跟著做,并交流正確刷牙方法。)
師:同學們,我們和小花貓都要注意每天早晚刷牙,而且方法要正確。這樣我們牙齒才會更潔白,給人留下好印象。
2.出示毛巾。
師:想一想貓媽媽送給小花貓毛巾是干什么用的呢?
生:是擦臉、洗手、擦汗用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好學的小花貓想請教你們每天什么時候洗臉,洗幾次?你們在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生:每天早晚洗臉,洗兩次,飯前便后洗手,手臟了也要洗。
師:可是有一天早晨,小花貓洗臉被我看見了,下面我給大家學一學。你們看看小花貓洗臉認不認真呢?哪不認真?(教師表演。)
生:太馬虎了,只洗臉蛋兒、就洗兩下,也不用香皂。
師:你們誰到前面來做示范,教教小花貓洗臉、洗手的方法。
(生示范。教師隨機指導正確洗臉、洗手的方法。大家一起學做。同桌互相評價,互相指導,大家交流總結方法,懂得洗臉、洗手要認真。)
3.出示指甲刀。
師:這是一個亮晶晶的指甲刀。小花貓的指甲太長了,貓媽媽送的指甲刀可真及時呀。
師:請同學們看看你自己的指甲長不長,平時經常剪指甲嗎?
(學生交流。大家爭論“剪指甲是應該自己剪,還是大人幫忙剪”。)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和小花貓都長大了,是大小伙子、大姑娘啦,應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經常自覺地去剪掉長指甲(注意安全),這樣才能成為整潔的好孩子。
4.出示內衣、澡巾。
師:現(xiàn)在呀,只剩下最后一包禮物了,誰來摸摸,猜猜是什么?
生:這是一條短褲,一條洗澡巾。
師:想一想貓媽媽為什么送這兩件禮物?
生:貓媽媽就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常換衣,常洗澡。
師:同學們內衣要經常洗換,外衣也要做到整齊干凈。
師:同學們,貓媽媽通過送這幾件禮物,告訴我們大家要養(yǎng)成穿戴整齊,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要從生活小事做起,做到認真做,自覺做,保持好。這樣就會給人留下整齊干凈的美好印象,人人都喜歡。你們愿意嗎?瞧,小花貓行動起來了,它去洗澡了。下面讓我們和小花貓一起來做吧!
(評析:針對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以“貓媽媽”送4樣禮物為懸念,引出“摸一摸、猜一猜、想一想”的游戲,增強了故事的趣味性,寓教于樂,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同時,從兒童的生活入手,利用兒童生活中的4樣熟悉的生活用品,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引導學生懂得愛清潔、講衛(wèi)生應當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認真做、自覺做、保持好,從中學會一些講究衛(wèi)生的方式方法,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四、創(chuàng)編兒歌,內化導行
1.編兒歌。
師:同學們,小花貓收到媽媽的禮物以后真的變了。
(出示多媒體課件“小花貓變了”圖片。)
師:你們瞧,它現(xiàn)在是一個什么樣的小花貓?
生:它變成了一個愛整潔的小模范,漂亮的小花貓,可愛的小花貓。
師:讓我們對它表示祝賀。同學們也一定愿意像小花貓一樣,養(yǎng)成這樣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吧!來,我們看一看,在圖中這些事情當中哪些是小花貓每天要做的。
生:洗手、洗臉、刷牙、洗腳等是每天要做的。(多媒體出示“每天”。)
師:哪些是小花貓經常要做的?
生:洗澡、洗頭等等。(多媒體出示“勤”字。)
師:下面我們就根據(jù)畫面和提示字把這些好的行為連編成一首兒歌記住它,照著學,照著做,好嗎?
(評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請學生根據(jù)幾條提示和她共同畫編一首“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兒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編出的兒歌易懂易記,為今后踐行作準備。)
2.贈言。
師:同學們,愛整潔的小花貓你們喜不喜歡呀?想不想和它交朋友?
師:好,下面讓我們大家把它請出來。愛整潔的小花貓你在哪里?(學生都要扮演“愛整潔的小花貓”,這時教師隨機選一名學生戴上小花貓頭飾。)
師:哎呀,你這個小花貓又白又胖大眼睛,可真可愛呀,我這里有些講衛(wèi)生的宣傳卡,請你送給和你一樣整潔的小伙伴吧!
(小花貓走到同學中間送贈言卡,同學們和小花貓共同分享。)
(卡一)愛整潔朋友多。(齊讀。)
(卡二)愛整潔身體好。(齊讀。)
(卡三)愛整潔快樂多。(齊讀。)
師:小花貓,今天這么多小朋友喜歡你,你都成了小明星了,高興嗎?
師:來,讓我們一起把你的那張哭臉改成笑臉好嗎?
(師生共同改畫,把哭臉改成笑臉。)
師:小花貓,你再也不是那個臟兮兮的小花貓了,你認為你自己現(xiàn)在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啦?
生:“我很整潔”。(教師完成課題板書,填上“我很”兩字。)
(教師送整潔花給小花貓。)
師:老師也相信同學們都愿意做一個整潔的好孩子。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我很整潔”。
(評析:整個活動,教師采用動畫的方式,創(chuàng)設了小花貓由不講衛(wèi)生轉變成為講衛(wèi)生的模范的故事情境,帶領學生一起經歷、體驗了學習過程,和小花貓共同受教育,并在最后繼續(xù)延伸,引導學生把“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行動繼續(xù)書寫到自己的生活中,自己的故事里。)
總評:
本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設計理念新。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道德存在于兒童的生活中”的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以情境活動為載體,以道德情感教育為主線,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解決了源于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道德沖突的問題,體現(xiàn)了教師“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課程觀。
2.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把重點放在如何做到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方法的指導上,使學生在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同時,也養(yǎng)成健康、快樂生活的態(tài)度。這樣的設計,改變了教師只重視知識學習,忽略對學生能力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目標具有過程性的特點。這使教師能夠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圍繞著本課的重點,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內在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三維目標。
3.教學方法科學。
李吉林老師說過:“把兒童帶入情境,在探究樂趣中,激發(fā)起學習動機,又在連續(xù)的情境中,不斷強化其學習動機。”本課李老師采用情境教學法讓道德情感穿針引線貫穿一個童話故事始終,引導學生將童話與自己的生活及道德對接,以情境促感知,以體驗導生行,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思、悟、議、做,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4.德育實效性強。
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作為德育的顯性課程,品德與生活課不僅僅是再現(xiàn)生活,更應該高于生活。本課教師從孩子的生活經驗中尋找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引出一個個直觀的生活事例對學生進行衛(wèi)生習慣的指導,再通過小花貓送“贈言”,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在學生的主動體驗中重新構建道德認知,強化學生道德行為,促進學生習慣養(yǎng)成,從而完成了道德提升,真正將德育落到實處。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