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雙眼盯著電話已經有幾分鐘了,心里不斷地思忖著:應不應該給這位家長打電話呢?這件事要怎么說才好呢?處于這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根源就在我身邊這位新生——小鑫。
小鑫來我們班近兩周了,才來的第一天他就成為班級的頭號“種子選手”——課堂上不僅不認真聽講,還搞小動作影響別的同學;不但愛接老師的話,而且還扮出鬼臉引得哄堂大笑。我要求放學時學生“不要在冰場上走”。中午放學全校同學都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甬路上有秩序地走出校門,我一抬頭就看見操場中央的冰場上有一個小孩,手插在兜里搖頭晃腦漫不經心地向大門口走去。乍看有點眼生,仔細一看這不是我班新轉來的學生嗎?我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把他叫回來,告訴他學校不允許在冰場走并講清理由??赏砩戏艑W,同樣的情景又一次出現了。這一次我更為惱火,礙于他剛來學校,所以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同時我覺得自己對他了解太少,因此當天與他母親通了電話,了解了一下孩子的情況,才知道他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要邊照顧他,邊忙著打工,生活很不容易。我聽后對這位母親很是同情,只是提到以后家長要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未提及孩子在校表現不好的事。
隨后的幾天,小鑫就像開火的機關槍一樣不斷地將各種各樣的問題拋給我——科任課上隨便說話,隨便拿別人的學習用品,和同學打架……這個班級本就特殊,男生占班級人數的四分之三,而且都是“淘小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定。他的到來使一些本就躍躍欲試的學生更加心癢難耐,不時地窺視著我與他之間事態的發展。如果不將這種情況“扼殺”于萌芽狀態,后果不堪設想。就在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他變得循規蹈矩的時候,思品課上他又“調皮搗蛋”,老師對他一番訓誡的結果是他擠眉弄眼做鬼臉,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嚴重影響了課堂紀律。思品老師氣沖沖地找到了我。我一怒之下“找家長”幾個字脫口而出。
聽到這幾個字后,一向趾高氣揚的小鑫立刻低下頭變得垂頭喪氣。但我卻沒有一點喜悅,因為一直以來學生有問題就找家長的方法是我最不認同的。但話已出口,為人師必須說到做到。怎么辦?幾分鐘的時間數不清的想法在腦海中一一閃過,忽然我心中靈光一現有了決定。
“喂,小鑫的媽媽嗎?”電話接通了,不經意間我發現小鑫的眼睛里充滿了從未見過的恐慌、擔心、甚至是乞求。
一陣長談多是了解他們母子倆的生活情況和詢問小鑫與其母親之間的感情問題,并對他在班級表現好的一面進行了重點表揚。我打電話時小鑫一直仔細地聽著我和他母親說的話。我也邊打電話邊留意觀察,竟發現他的眼神在不斷變化著,漸漸地擔心、抵觸的情緒被感激所代替。經過與他媽媽的交談后,我了解到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只是由于是單親家庭,自我保護意識較強,而且轉學又不是很情愿的事,對于新的學習環境很不適應,心里有抵觸情緒,所以故意做出了許多違反紀律的事情。而且他和母親的感情特別好,特別孝順。于是我決定對癥下藥,以情動情。
隨后我把他帶到了辦公室。沒等我開口,他就小聲咕噥了一句:“謝謝你……” 我倒有點莫名其妙了:“謝什么?”“我……我最怕媽媽傷心了?!毖蹨I已在他眼里打轉。
我決不放過這個教育的切入點,與他推心置腹地談了起來。從他與母親的感情說起,從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說起,從他的母親為他的付出、對他的期望說起,從他來的第一天說起,從他成為我們大家庭中的一員說起,從我們這個大家庭中決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說起……顯然一陣長談觸動了他心底最脆弱的那根神經,這個頑劣的小男孩竟然淚流滿面,一再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在幾個淘氣包驚訝的目光中,小鑫第一次規規矩矩地回到座位,當然他們的驚訝還包括他的眼淚。我想他們想法一定很多,也一定在想我是怎么使他哭了的。讓他們想吧,有點神秘感會讓他們更佩服我的。
這一次我“勝利”了,小鑫的頑劣表現收斂了很多。上課時我總是對他多些關注,每當我的目光投向他時,總感覺他在努力地坐好,那目不轉睛的樣子顯現出他很想讓自己表現得好一些,更希望在我向他的母親反饋時多一些贊許和表揚。我在課余時間里加強了與他的溝通,有時安排他幫我抱作業本或者去辦公室取東西,甚至安排他當了一名小組長,他都能完成得很好……然而淘氣的小男孩決不可能一直沉寂下去,天性使然。不過我不怕,甚至有些期待,因為我有讓他一天比一天好的砝碼——他與母親的感情。久了我會再添一份砝碼——我與他的感情。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也是教師影響學生最有力的助手,不是嗎?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西牡丹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