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的低年級學生做事情總是愛磨磨蹭蹭,家里父母在后面一個勁兒地催,扯著嗓子喊“快點兒,快點兒”,可無論怎么催、怎么喊,始終不見效果,孩子還是不急不火,弄得父母沒有辦法。如何糾正孩子這一不良習慣呢?
【案例一】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小浩上學時還不足7歲。在學校小朋友都開始寫字了,可是這個小家伙卻不是在那里擺弄書包,就是在那里玩橡皮。往往是別的小朋友都寫完了,他才開始動筆,總要比別人慢上那么一拍。從他的媽媽那里了解到,小浩在家里做什么事情都慢,讓他刷牙,喊了5遍,回頭一看,他還站在那里擺弄牙膏蓋呢;洗腳也是,硬是能洗半個小時;上廁所也能在里面玩一會兒;洗澡就更慢了,你越在外面喊,他越不出來;等上完廁所洗完澡,作業就沒有太多時間做了,每天總是臨睡前匆匆忙忙寫完作業。
我發現小浩的“磨蹭”是由于年齡小,沒有時間觀念造成的。他不懂得時間的珍貴,認為時間有的是,總也用不完。因此,他做什么事情都不著急。因此,讓孩子感受到時間是什么,并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很重要。
我利用每天的“開心故事會”時間找來很多和時間有關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告訴他們什么是時間,什么是效益,時間和效益是什么關系,還給他們講了許多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在一次“長大了我想干什么”的主題班會上,小浩說他長大了想當科學家。我借機說好啊,可你知道科學家們有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嗎?就是他們都很抓緊時間。為了鞏固效果,我與小浩的媽媽聯起手來,讓他的媽媽平時找來一系列科學家的故事,和孩子一起讀。他們倆還從書中找到了很多和時間有關的格言,寫在紙上,貼在家里的墻上,時刻激勵自己。現在,隨著小浩漸漸長大,他的時間觀念比以前增強了,也不再是個愛磨蹭的孩子了。
【案例二】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盈盈是個愛磨蹭的孩子,做事非常慢。由于這個不好的習慣,她上學經常遲到。根據科任老師的反映,她上課寫字特別慢,眼睛看著課本,就不寫,要么擺弄鉛筆,要么擺弄橡皮,10分鐘過去了,她還一個字沒寫。
原來盈盈小的時候,大多由老人包辦她的事務,剛剛上學才知道時間是怎么回事。但是,知道歸知道,對孩子來說,要變成行動是很困難的,而爸爸媽媽僅僅是把對孩子的不滿表現在發牢騷上。
訓斥、嘮叨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要對孩子進行一些相關訓練,讓她會做并且能很快地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于是,我在班級中開展了一次“我的時間我做主,我為自己做張時間表”活動。我與盈盈一起制定了一張她的作息時間表,上面列舉了一天的時候安排,如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吃早點,什么時候洗漱,什么時候玩,什么時間上學等等,內容很細致。同時,我們還訂立了一個相互監督計劃,在學校讓她來監督同桌,同桌來監督她;在家里,她來監督媽媽,媽媽也來監督她,爸爸作裁判。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以后,我們又開始在表格上記錄下做每一件事所用的具體時間。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當下一次再做同樣的事情時,就可以看到誰進步大了。
為了讓盈盈更有積極性,媽媽常常假裝讓她贏。這樣,孩子有了信心,往往主動加快做事的速度,基本上有了初步的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寫不完作業的現象在盈盈的身上幾乎看不到了。
【案例三】自然懲罰嘗苦果
小強這個男孩剛上學的時候總是遲到,每次他的爸爸都會自我批評:都怪自己,早上起來晚了,做飯遲了一類的,而且有時候孩子的作業明顯是爸爸代替完成的。問題一定不會這么簡單,里面肯定會另有隱情。
通過與小強爸爸的深談,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來小強也是特別愛磨蹭,每天早晨上學都很忙,可是他根本不緊張,不管你怎么喊,怎么叫,他都那樣慢吞吞,把爸爸氣得沒有辦法,只好在后面幫助他。不是幫忙穿衣服,就是幫忙收拾書包,要不就是喂他吃飯。
究其原因還是父母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遇事不著急,自然要耽誤課程或者受到別的損失,這時父母往往愛“挺身而出”替孩子承擔責任。這樣的做法使孩子有了“主心骨”,他知道自己不用著急,反正有爸爸媽媽在替自己著急,會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因此,在他的眼里一切都不是問題了。面對小強這樣的小磨蹭該咋教育?用用自然懲罰法又何妨。
一天早晨,在我的示意下,小強的爸爸沒有像往常一樣催促他,也不幫他穿衣服,不管他吃飯有多慢。結果,他快8點了才離開家。這時他急了,一個勁催促爸爸快點。到了學校他自然是遲到了,挨了我的批評,還沒有得到小紅花。下午放學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挨批評的原因。我告訴他說:“以前都是爸爸媽媽在替你著急,現在你長大了,你自己要學會做事加快節奏,安排好時間,否則還要吃苦頭?!睆哪且院螅忠驗槟ゲ浒み^幾次批評,我也和他的家長溝通過,告訴家長只要是因為磨蹭遲到,就一定會批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現在好多了,做事情比以前快多了。
低年級的小學生愛磨蹭這一現象的產生有一個形成過程,不是哪一天突然磨蹭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愛磨蹭大致有這么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學習興趣低落,硬著頭皮應付,能拖就拖,缺乏自信;第二種情況是“慢性子”,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任你著急催促,依然故我;第三種情況是缺乏時間觀念,效率觀念,不知道時間對人生的重要意義;第四種情況是由于父母過于溺愛,包辦過多,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對什么事情都不負責任,缺乏責任心。
造成孩子磨蹭的情況不同,矯治磨蹭的方法也就不同,要切實做到對癥下藥。第一種情況要在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上下功工夫;第二種情況重點要放在性格和習慣的培養上;第三種情況要加強時間觀念、效率觀念的教育,使之懂得時間的寶貴價值;第四種情況重點加強自主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從小懂得時間、珍惜時間,學會利用時間。
(作者單位:北安市城郊中心校)
編輯/趙卓然